我这次真的看完了鹿特丹绝大部分片子

编者按:

第50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已于今年2月1至7日(线上部分)、6月2至6日(线下部分)举办。接下来,《耐观影》公众号将陆续为大家带来由胤祥老师撰写的4篇文字回顾。其中,3篇写于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期间,1篇写于国庆节期间。

我这次真的看完了鹿特丹的绝大部分片子

#废寝忘食的鹿特丹·Part1

专栏作者:胤祥

其实本来还是想要跟参加线下的电影节一样,每天写个日报的。不过我发现这件事真的做不到。刚刚过去的一周,睡觉对我来说是件太奢侈的事情了。数据控如我,忙得连豆瓣短评都没空写,可想我是个什么状态……总之就是真的废寝忘食了一番吧。鹿特丹片单大幅缩水,也让我有了机会可以挑战一下。

线上影展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便,比如梯子不稳定,时有卡顿,网站坑爹,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不用飞十几个小时,不用住上百欧一天的酒店,不用排队,不用操心吃什么,不用背热水,更不用计算上厕所和洗澡的时间——了却了这些肉身烦恼之外,还有若干此前完全没想到的好处,比如虽然影片限时,但是分批放出,只要压榨一下睡眠时间,还是能够做到看片数量最大化的;再比如可以随时暂停,用于记笔记,还可以有限度地回看,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影院体验,其实还算作一个好消息。

更没预料到的是鹿特丹这次把影片的QA(今年被叫做“afterthoughts”)放在YouTube上(绝大部分导演都做了),而且都是策展人与导演的深度对话。之前在鹿特丹看片时候,媒体和产业场是没有QA的;而公众场需要抢票,看完电影可能还要赶场,不一定有时间听QA;加上策展人更加了解影片的前前后后,问题水平肯定是比现场观众要高一些;最后则是QA还可以经过后期制作,也比较紧凑。总之就是这20分钟左右的“Afterthoughts”是相当令人惊喜的。不过我还是没怎么顾上听,留待以后慢慢消化吧。

总之我大致就是按照每天的上新和下架时限来最大限度的看片。加上网速还是夜里比较快,所以这一周过得……基本是过了中午才睡,晚上就爬起来,实在坚持不住了眯一会儿。每看完电影会找点吃的,然后还是一天三四杯咖啡这样挺了下来。

积压的片子多了,最后我决定还是按单元来写。所以关于鹿特丹我会再写三篇文章。

今天主要聊一下奖项和金虎奖竞赛。后面的推送会分别讨论大银幕竞赛、Limelight和短片单元

进入正题。金虎奖竞赛单元的16部影片,除了《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限制所有大中华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观看之外(学到了一个词,“Geo-block”),我看完了其他15部影片。在这里先按照个人喜好排个序。

豆瓣体系,五星满分:

★★★★☆

1.德国/塞尔维亚:《抵抗的风景》

Landscapes of Resistance, by Marta Popivoda, 2020, Serbia/Germany

★★★★

2. 黎巴嫩:《苔藓玛瑙》

Agate mousse, by Selim Mourad, 2021, Lebanon

3.挪威:《格丽特》

Gritt, by Itonje Søimer Guttormsen, 2020, Norway

4.荷兰:《盛宴》

Feast, by Tim Leyendekker, 2021, Netherlands

★★★☆

5.美国:《求救信号》

Mayday, by Karen Cinorre, 2021, USA

6.澳大利亚:《朋友和陌生人》

Friends and Strangers, by James Vaughan, 2021, Australia

7.格鲁吉亚/英国:《贝比娅,我唯一的心愿》

Bebia, à mon seul désir,by Juja Dobrachkous, 2021, Georgia/UK

8. 突尼斯:《黑色美杜莎》

Black Medusa,by ismaël, Youssef Chebbi, 2021, Tunisia

9. 多米尼加等国:《利波里奥》

Liborio, by Nino Martínez Sosa, 2021, Dominican Republic etc.

10.泰国:《黎明破晓时分》

The Edge of Daybreak, by Taiki Sakpisit

11. 科索沃:《寻找韦内拉》

Looking for Venera, by Norika Sefa

★★★

12. 法国:《科西嘉的夏天》

Comete – A Corsican Summer, by Pascal Tagnati

13. 巴西:《玛德琳娜》

Madalena, Madiano Marcheti, 2021, Brazil

14.西班牙:《万能圣光》

Destello bravío, by Ainhoa Rodríguez , 2021, Spain

★★☆

15. 印度:《鹅卵石》

Pebbles,by Vinothraj P.S

嗯,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金虎奖《鹅卵石》。这部片子基本就是……学生作业水平吧。相比而言,去年入围金虎的《纳西尔》都要好不少。或许因为导演在进入泰米尔语电影工业前,是在钦奈的DVD店里打工,以及这部影片确实比较第三世界苦大仇深。加上评审团对金虎奖究竟应该发给什么样的影片有自己的理解,比如究竟是要表彰先进的观念和技巧,还是要声援社会立场等等。

《鹅卵石》剧照

影片讲述一个脾气暴躁的父亲把儿子从学校拎出来,带着他去妻子娘家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的故事。父亲一面直男癌,一面家暴,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片中仅打架就两次,各种殴打儿子不计其数。因为儿子撕碎了钞票两人没有回村的路费,只好步行。因此影片的后半段主要就是父子两人顶着酷暑在干涸的土地上行走的“公路片”图片

虽说蛮第五代“无水的土地,无偶的女人”(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应该是混在结尾取水的妇女堆里了)的,但是片子拍得实在是……长镜头不少,但是完全没什么技巧(比如,母亲娘家村里一个长镜头完成,但是视点非常乱;再比如父亲有一段路是自己走的,莫名其妙出来一个带人称的旁观者视点等等),就是楞长楞长的;父子之间有点小设计比较有趣,但是怎么看都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很平庸,既缺乏足够的编排技巧,主题也飘忽不定。可能唯一的长处就是题材和社会立场吧。评委喜欢就好。

这届金虎奖竞赛选片水平很好,不少影片都是标准的“鹿特丹美学”:先进的电影观念和实验性的手法。《抵抗的风景》迄今是我仍认为这是本届我最喜欢的作品,而且是一部兼具先进电影美学观念和无懈可击的社会立场的影片,几乎可以送上五星。

《抵抗的风景》剧照

导演(及其女友)采访自己的祖母,听她讲述自己从读进步文学到加入游击队-失去爱人-被俘虏被拷打被送往奥斯维辛的故事(也算是「证言」类)。

画面则绝大多数时间以废墟(换喻祖母衰老的身体)-慢电影的方式结构,风景包括游击队战斗过的森林,去往奥斯维辛的火车以及奥斯维辛(风景+证言又是一种「缺席」的再现)等,同时也用到了(前作?)的资料影像、(祖母的?)简笔画和导演的日记(自我反射)。导演的叠化真是用得出神入化,开场有个调焦镜头(通过控制焦点来换景别!)

当然这片最大的亮点是把家族史-二战/抵抗运动-集中营-游击队的口述史与女性-对当下新法西斯主义的反思性批判-酷儿-社会运动甚至一点点东愁融在一起,绝对配得上竞赛。

黎巴嫩影片《苔藓玛瑙》则是那种几乎只能在鹿特丹看到的电影。影片创造性地使用了圆形画幅(跟《我不是潘金莲》的视觉结构完全不同),以片中圆形的苔藓玛瑙工艺品为核心的视觉构思,使用了纹理的叠印,转场方式也是令人惊异的旋转(滚动)转场。影片中的人物均由演员以本名出演,同时影片还有一个神话式的结构(以及叙事声音),手法繁复,多重自反,加之处理了酷儿、身体(裸体主义)、当代艺术、亲密关系等诸多命题,此外声音设计也非常出色(但是视觉上实在太惊艳了)、不足之处是文本信息过密。

《苔藓玛瑙》剧照

挪威影片《格丽特》也是一部非常有趣的电影,混杂了诸多纪录片手法,剪辑观念也非常先进(用了不少闪前)。影片讽刺了当代艺术的现状,对只知道为了批判而批判的“白左”有着极其辛辣的讽刺,同时也以一种略带嘲讽的方式处理了难民问题(每个难民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这种无处不在的自我反射相当迷人。

《格丽特》剧照

荷兰影片《盛宴》则是一则“搬演”的论文电影,某种意义上算是“非虚构影像写作”吧;影片有一个非常标准的论文纪录片外观,但所有人物均是由演员扮演的(包括几个采访对象)。影片讨论的是臭名昭著的格罗宁根同性群P艾滋传播事件。影片由7位摄影师分别拍摄各自段落。探讨的问题则包括SM(控制-被控制)、性与爱的界限(以及非安全性爱的伦理)、毒品与致幻剂,等等。影片自我反射的程度相当之高,尤其是采访出狱的当事人一段,连“NG”镜头也一起放进去了(倒是让我想起《伊卡洛斯》了,而且同样有一个被访者从背光看不清脸到露出面容的段落)。

《盛宴》剧照

有对庭审记录的复原,也有沉浸式戏剧排练,更有刻意编排的带有喜剧性质的段落(比如警察局报案一段),还插入了一段完全无关但又颇有关联的,植物学家研究郁金香病毒的段落(海报就是取自这一段)。

美国影片《求救信号》是今年唯一的鹿特丹-圣丹斯双选影片。一般而言这种影片都是每年我们最期待的。今年这部也非常有趣,虽说有个堪比“平遥三姐妹”式的无逻辑神经刀剧情,但执行得确实不错,影片非常有章法,大致剧情是从《爱丽丝漫游仙境》式的掉进兔子洞(片中是烤箱)开始,女主角在一个《绿野仙踪》式的极端女权主义梦境中和另外三个女性一起扮演当代塞壬,诱惑并猎杀各种男性士兵,最后女主角也以《绿野仙踪》式的方式重返自己的世界。

《求救信号》剧照

剧情的主要部分完全是按照梦境的逻辑来结构,并且还有梦中之梦对梦境的自我反射等等。文本建构在明确的互文性之上,并且细节做得很好,虽然情节上基本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梦的逻辑),观感还是相当愉悦。中间有一段神经刀一样的歌舞片段落简直要把人笑死。

澳大利亚影片《朋友和陌生人》意外地有一个相当古典的形式,同时又讨论的是非常现代的疏离议题。看片过程中我一直想起侯麦八十年代的作品。幽默风趣,清新可人。

《朋友与陌生人》剧照

格鲁吉亚影片《贝比娅,我唯一的心愿》对闪回时空的处理很精到,声音设计非常有特点,故事主要关于源自古希腊神话中阿里阿德涅(以线轴指引忒修斯走出迷宫的公主)故事的丧葬习俗,而从女主角回家奔丧开始引出家族三代女性之间的问题

《贝比娅,我唯一的心愿》剧照

突尼斯影片《黑色美杜莎》全片用索尼A7III拍摄(导演连这个都写出来了……),最大的特点是声音设计观念,用时而主观时而客观的音效处理来表现女主角的听力障碍;另外影片号称自己是一部铅黄电影(Giallo,按,虽然“铅黄”指的是犯罪小说出版时的黄色封面,但铅黄电影的代表作者达利欧·阿基多和马里奥·巴瓦都是以强烈风格化的色彩而著称的),我也是第一次知道Giallo也可以拍成黑白片——至少故事上绝对是标准的Giallo。缺乏对人物及动机的解释让这部片没能更进一步(不要说不解释就是存在主义解释,不然用那么多主观音效……)

《黑色美杜莎》剧照

《利波里奥》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多米尼加影片……改编自多米尼加一个“巫医”利波里奥的故事,他获得了神秘的治愈力量,在山里与信众成立了一个宗教式的公社,却被殖民者剿灭。故事由六七个人物的视点展开,叙事结构精巧。影片一大特点是把神秘力量坐实了。虽然传主确有其人,但是这部电影让我无法控制地想到切·格瓦拉……

获得费比西奖的《黎明破晓时分》有着一个很政治化的背景:同时指涉泰国军政府的屠杀与近期发生的泰国政变。基本上是废墟美学+慢电影,这一类片子其实也有不少了,大概观感就是一个用邦哥式的电影语言拍了一部拉夫迪亚兹题材的电影。有着不错的对梦境和时间的处理。

《黎明破晓时分》剧照

科索沃影片《寻找韦内拉》则是一个科索沃山村的背景中,很标准的小镇少女成长故事,被父亲压抑的少女,与一个父亲战死后很放得开的少女是闺蜜,看在眼里自己就蠢蠢欲动。这种“我有一个朋友”的故事实在是看得太多了,拍科索沃没有拍出任何猎奇成分,导演的处理也算是国际化了。不过影片摄影和构图都很讲究(尤其是看与被看的视点设计),很值得一看。

《寻找韦内拉》剧照

法国影片《科西嘉的夏天》以大量的片段式的生活琐事来展现科西嘉岛小镇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我自己的观感是,这是一部话痨的“慢电影”。片子里人物一直在说话,但是完全无法让人集中精力听他们说话……加之场景非常有限,其实刨掉台词完全就是慢电影的美学方法。大概意思是可以get到的,不过实在是难以抓住影片的信息及重点。可能懂法语的话会理解得更到位一些。

《科西嘉的夏天》剧照

巴西影片《玛德琳娜》是个联系微弱的三段式故事,影像上有些很不错的设计,比如大豆田里的大型农业机械,以及无人机镜头。不过实在是……有点太状态戏了,以及影片尝试讨论的是巴西针对跨性群体的谋杀,但跨性群体到第三段才真正出现。这部就属于观念比较出色但是呈现并不太友好的影片。

《马德琳娜》剧照

西班牙影片《万能圣光》也是如此,慢电影+大量夜景来讨论小镇上留守老人(以及女性)议题,影像上比较有风格,不过实在是抓不住重点。

以上是金虎奖竞赛单元影片的第一时间观感。哈哈哈哈又是获奖的片子我都不怎么喜欢。现在特别好奇《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是部什么样的片子,听了一下QA,是个从西藏到云南到广西放生一只龙虾的故事(???),以及还有很精彩的龙虾视点镜头(???)

《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剧照

总之鹿特丹在连续三年把大奖发给中国黑白片之后,第四次的这部中国黑白片终于没能继续拿下金虎……按此前的选片口味,今年新总监的选片中,缺少的是类型片(上一任艺术总监总还是要放一部类型片进来的,今年的《求救信号》其实根本不能说是类型片吧……),但在选片地区和风格上,不少片子的选片思路还是延续下来了的。

一些统计:仅供参考

黑白片:

《黎明破晓时分》《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黑色美杜莎》《贝比娅,我唯一的心愿》

女导演(7/16):

《万能圣光》《格丽特》《抵抗的风景》《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寻找韦内拉》《贝比娅,我唯一的心愿》《求救信号》,基本要实现50-50了。

LGBTQIA+:

《苔藓玛瑙》《抵抗的风景》《盛宴》《玛德琳娜》

今年还有个趋势就是南美没有去年那么强势了。去年鹿特丹简直是南美电影的天下……其实我早几年就觉得南美要再来一轮新浪潮了,不过到现在也没出来……新冠疫情确实改变了世界电影格局不是吗?

-F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