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

2025戛纳导演双周单元片单

导演双周(Quinzaine des Cinéastes)创立于 1969 年,是戛纳电影节最具独立精神的平行单元,由法国导演协会(SRF, Société des Réalisateurs de Films)自主策划运营。诞生于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余波之中,导演双周自创办之初便以 “捍卫作者电影、支持大胆创新” 为宗旨,成为全球最具冒险精神的电影人集结地。  

本届共有 18 部长片入选,8 部导演首作,其中包括两部华语电影,分别是《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周璟豪导演,张子枫、马伊琍主演)和《Lucky Lu》(洛伊德 · 李 · 蔡导演,张震、陈法拉主演)。

继续阅读

最后一刻入围!毕赣《狂野时代》已现2025戛纳官网主竞赛片单

本文作者 李庚霈 戛纳是否准备在最后一刻官宣《狂野时代》(RESURRECTION)入围主竞赛单元?2025年5月3日晚上巴黎时间19点,该影片条目出现在2025年戛纳官网的主竞赛名单中,相信戛纳马上就会官宣,但是随即该条目于晚20点又被删除。对于中国影迷而言,《狂野时代》的入围会给本届整体略显星光黯淡的主竞赛单元带来一丝期待。毕赣,这位当前华语艺术电影最具才华的导演之一,距离他上一次拍摄长片电影…

继续阅读

CPH:DOX | 无休止的抵抗与辩论

自2003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CPH:DOX(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探索纪录片与视觉艺术、音乐、表演、新闻与新媒体结合的现代实验性交融。而本文章将详细介绍的两部来自奥地利的关于女性人权与女性权益的纪录片,前者是一则报道中真切的呼吁(Voice),而后者则是以一场场激烈的辩论与行动彰显着沟通但绝不麻木的争取行动(Action)。

继续阅读

《果然》主创专访:希望电影能抵达语言和逻辑之外的地方

导演李冬梅的第二部长片《果然》入围了2025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在此之前,李冬梅导演的《妈妈和七天时间》获得第44届哥德堡电影节英格玛·伯格曼最佳国际影片处女作奖、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入围了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与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在鹿特丹电影节期间,耐观影荣幸采访到了导演李冬梅以及主演李蔓瑄。

继续阅读

圣丹斯遗珠!没拿大奖却意外好看

影片《便衣警察》(Plainclothes)在2025年圣丹斯电影节中提名了美国剧情类的评审团大奖,并最终获得美国剧情类评审团特别奖中的集体演出奖。本片也许是被文章作者称之为棱镜电影(prisma film)的杰出代表之一。

继续阅读

酷儿电影在这个电影节上有出路吗?

今年圣丹斯电影节来到第41届,美国社会和政治内部与当年相比,也已经发生很多变化,“独立电影”和“酷儿电影”的概念在今天的语境也时过境迁。以这样的现实来参照本届圣丹斯的LGBTQ+题材的影片,我们会发现现实每况愈下,而电影对现实的回应或许是绵薄无力的,尽管新一代的电影人依然在拍摄当下的性别议题和平权话题。

继续阅读

柏林又一女性恐怖片,母亲是世界上最糟糕的职业

2024年柏林电影节,奥地利导演维罗妮卡•弗兰茨和塞弗林•菲奥拉创作的女性恐怖片《恶魔之浴》结合德奥18世纪的真实历史事件将无法言说的女性抑郁呈现在大荧幕上;今年同样来自奥地利的导演约翰娜•莫德在主竞赛影片《母亲的宝贝》中同样将女性隐秘压抑的生育痛苦与身份认同呈现得淋漓尽致。

继续阅读

本届柏林很多女性在以不同身份拯救世界

本届柏林电影节不少题材都聚焦于女性,本篇将聚焦于来自主竞赛单元灵媒题材的阿根廷影片《音讯》,视点单元的比利时女性法庭片《我们相信你》,全景单元讲述色情电话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来电救助土耳其地震被困青年的影片《知心朋友》,以及来自新生代青年单元的希腊版”跨掉的一代“《我向你发誓》。

继续阅读

华语刊评分最低,这部真的有那么差吗?

《冰之塔》由露西蕾·哈兹哈利罗维克(Lucile Hadžihalilović  )执导,这次《冰之塔》是自2004年《纯真》之后,导演与玛丽昂·歌迪亚时隔20年后的再次合作,这个作品导演再次对人性心理进行关注,通过极简的叙事方式,塑造了一场关于控制与逃离、冰封与救赎的情感较量。

继续阅读

《果然》主创专访:希望电影能抵达语言和逻辑之外的地方

导演李冬梅的第二部长片《果然》入围了2025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在此之前,李冬梅导演的《妈妈和七天时间》获得第44届哥德堡电影节英格玛·伯格曼最佳国际影片处女作奖、第4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入围了第77届威尼斯电影节与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在鹿特丹电影节期间,耐观影荣幸采访到了导演李冬梅以及主演李蔓瑄,本文为采访记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