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上影节中段观影手记:惊喜、平庸与谜一样的排片逻辑

上影节日程已经过半,相较北京而言,上影节的活动相对集中,赶场也很是方便,影展的服务体系据说也有了很大的升级。上海那些美丽的影城和剧院似乎本就存在其自身的神圣秩序,古老的历史在电影节这样的欢聚时刻被打开,总会有一些别样的感动。
但另一方面,它同样有着大陆其他影展的诸多弊病,譬如没什么想象力的策展思路、诟病很多的排片计划。另外,和北影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昂的票价和几乎不存在的票补,2K影片以4K的价格售卖,同时又有着大量的赠票和留票,作为观众的体验自然很是糟糕。

继续阅读

拿遍戛纳全部奖项的这对兄弟导演还能活跃多久

“她们还没长大,却已经成了母亲” 2025年戛纳电影节上,达内兄弟的新作《Jeunes Mères》(《年轻母亲之家》)拿下了主竞赛单元的最佳剧本奖。这是一个低声讲述的故事:没有宏大情节,没有戏剧反转,没有成功或失败的终局。电影聚焦比利时一所“母婴之家”,五位年轻的、未成年或刚成年的女孩,在照顾婴儿的同时,也在试图理解她们自己作为“孩子的妈妈”的身份。 影片没有所谓的传统性的主线剧情,但每一句对话…

继续阅读

二十五年前就入围戛纳主竞赛,他是黑色电影的当代诠释者

2025年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名单揭晓,法国导演多米尼克·摩尔(Dominik Moll)的新作《137号案件》(Dossier 137)赫然在列。这位以冷静、理性、克制著称的导演,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在欧洲影坛占据重要地位。纵观其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摩尔始终保持着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洞察,通过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和视觉语言,探讨现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的道德困境。 #01黑色电影的当代诠释者 摩尔…

继续阅读

本届戛纳主竞赛最被期待的恐怖片导演是他

2018年,阿里·艾斯特的第一部自编自导长片《遗传厄运》横空出世,一经上映便口碑票房双丰收,Metacritic评分达到87,成为A24当时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他的作品不仅打破传统恐怖片的jump scare的套路,更是通过复杂叙事与精细的情感刻画,营造出独特的心理恐怖效果,我们也可依稀看到罗曼·波兰斯基的心理惊悚、昆汀的暴力美学,库布里克式的冷峻压迫等众多电影大师的元素。本文也将会带领大家回顾阿里·艾斯特的过往作品,去深度了解他的恐怖宇宙。

继续阅读

巴黎真实电影节|东欧社会的脱节与重男轻女的中国传统

2025年第47届法国真实电影节(Cinéma du Réel)于3月22日至29日在巴黎举行。由于蓬皮杜中心影院关闭维修,本届影展首次迁至拉丁区和圣日耳曼德佩的四家影院:L’Arlequin、Reflet Médicis、Saint-André des Arts 和 Christine Cinéma Club,以及法国联盟剧院。这一变动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影体验。  本届影展共展映约2…

继续阅读

第27届上影节日本电影周开幕式记事

渐渐弱下的雨水为刚刚开幕的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点缀艺术的气息,中日电影文化的交流在这里融汇。 2025年6月15日于和平影都举行的<2025上海·日本电影周>开幕式活动上,日本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大使岡田勝先生、上海国际影视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吟女士先后为开幕式致辞。 作为日本电影周展映影片的代表嘉宾,影片<睡觉的笨蛋>(ネムルバカ)剧组导演阪元裕吾、主演久保史緒里,以及&lt…

继续阅读

第27届上影节高能开局:AI父亲、性权之问、退伍老兵,部部击中人心

6月14日晚,第二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的梅雨季中拉开帷幕,将会有12部来自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们的作品角逐金爵奖。其中11部为世界首映,1部为国际首映(仅在本国放映过)。

继续阅读

在巴黎重逢韦斯·安德森

近期,巴黎电影资料馆(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为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举办了他在法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展期为2025年3月19日至7月27日。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安德森电影生涯的一次梳理,更是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展览通过展出电影的道具、手稿、服装和文献资料等物品,将观众带入一个色彩斑斓而又充满奇思妙想的细腻的电影世界。

继续阅读

i人大崩溃!这位日本导演拍出了东亚人的集体焦虑

三宅唱的《黎明的一切》与濑尾麻衣子的同名原作小说对此的描述,似乎并不再局限于PMS(经前综合征)的症状,而是成为了当下东亚社会下的集体时代症候。

继续阅读

这可能是国内院线近期最值得一看的电影了

阿根廷导演达米安·斯兹弗隆的《荒蛮故事》以其锋利的黑色幽默和寓言式的叙事,成为一部解剖现代社会的“精神手术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