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7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名单揭晓,法国导演多米尼克·摩尔(Dominik Moll)的新作《137号案件》(Dossier 137)赫然在列。这位以冷静、理性、克制著称的导演,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在欧洲影坛占据重要地位。纵观其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摩尔始终保持着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洞察,通过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和视觉语言,探讨现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的道德困境。 #01黑色电影的当代诠释者 摩尔…
2018年,阿里·艾斯特的第一部自编自导长片《遗传厄运》横空出世,一经上映便口碑票房双丰收,Metacritic评分达到87,成为A24当时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他的作品不仅打破传统恐怖片的jump scare的套路,更是通过复杂叙事与精细的情感刻画,营造出独特的心理恐怖效果,我们也可依稀看到罗曼·波兰斯基的心理惊悚、昆汀的暴力美学,库布里克式的冷峻压迫等众多电影大师的元素。本文也将会带领大家回顾阿里·艾斯特的过往作品,去深度了解他的恐怖宇宙。
近期,巴黎电影资料馆(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为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举办了他在法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展期为2025年3月19日至7月27日。这场展览不仅是对安德森电影生涯的一次梳理,更是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展览通过展出电影的道具、手稿、服装和文献资料等物品,将观众带入一个色彩斑斓而又充满奇思妙想的细腻的电影世界。
三宅唱的《黎明的一切》与濑尾麻衣子的同名原作小说对此的描述,似乎并不再局限于PMS(经前综合征)的症状,而是成为了当下东亚社会下的集体时代症候。
斑斓绚烂的霓虹灯光之下,迷人抓耳的迪斯科舞曲之中,四具灵魂在新加坡的七十年代歌舞厅中摇曳碰撞。新加坡新锐导演杨国瑞(Nelson Yeo)的最新短片《夏威夷见》在第75届柏林电影节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巧合之下”油然而生的“炼狱空间”。
在布列松的创作序列中,《梦想者四夜》是比较独特的一类,他在拍摄这部电影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制片人拿走了一半的预算,因而他在寻找剩余制作资金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几乎完全采用外景拍摄,那时的巴黎很冷,尤其是夜里,剧组所用的彩色胶片没有黑白胶片敏感,夜里的每个镜头都需要额外的照明,这给光效的布置带来很大的麻烦。另外,汽车的嘈杂声和时不时插进来干扰拍摄的人群也都令他感到不便。布列松说,这可能是他唯一一部不被影评人喜欢的作品,在香榭丽舍的影院上映仅两天就被撤下。
1927年,大量贫苦农民涌向台湾九份山区金瓜石,圆他们的淘金梦。憨厚的佃农阿助、阿尾兄弟随着淘金人潮来到九份,投租在寡妇阿柔的陋屋里。阿柔是位人称克夫运的可怜女人,她与阿助日久生情。淘金热的兴起,使九份充斥着走私与色情。日本方面派才俊柴田负责治理金矿的秩序。然而,矿工与妓院勾结,黄金交易日益猖獗,抗争事件纷乱迭起,才俊被杀。阿助与阿柔婚后不久病故,阿柔欲哭无泪,带着四个孩子及亡夫的牌位,落寞地离开九份……
025年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题海报选择致敬影史爱情经典《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使用了两位主角相拥的画面,这也是戛纳首次使用双联海报。该片由克洛德•勒卢什执导,于1966年获得戛纳金棕榈奖,并获得第39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外语片奖。
春分时节,《倩女幽魂》(1987)在内地院线迎来重映,而上一次在内地的“首映”竟已要追溯到2011年4月30日。作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产物和香港新浪潮的类型实验,影片融合奇幻、武侠、恐怖、喜剧的杂糅类型,突破了邵氏电影的程式化叙事模式。这部由徐克监制,程小东执导(实际可明显看出徐氏美学风格),曾拿下1800万港元票房,得到业界和影评人的一致认可,大卫·波德威尔后来也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赞誉本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