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iyu.guo

娄烨,陈可辛,郑保瑞,该系列比主竞赛更加精彩

本期推文主要给大家带来对本届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单元的前瞻和部分影片介绍,非竞赛单元顾名思义,因其不设奖项,而与主竞赛以及三大平行单元区分,但却仍属于“sélection officielle”,也就是戛纳官方选择,其反映的更多是戛纳电影节作为重要的全球电影交易市场的品牌性。
但所谓“非竞赛”,实际上也是我们以便区分,在此选择的一种笼统化的称呼,接下来将要给大家介绍的影片根据戛纳官网上的媒体手册(dossier de presse)整理,还会细分成四个部分, 分别是非竞赛(Hors Compétition);午夜单元 (Séances de Minuit);戛纳首映(Cannes Premières),以及特别展映 (Séances Spéciales)。
本届戛纳的非竞赛单元,除了三部值得期待的华语影片——非竞赛单元《酱园弄》(陈可辛),特别展映单元《娄烨导演未命名纪录片》(娄烨)和午夜展映单元《九龙城寨之围城》(郑保瑞)——还有莱奥·卡拉克斯的新片《这不是我》(戛纳首映单元),从海报看,这部电影似乎是2012年《神圣车行》的续集?再有,安雅·泰勒-乔伊和锤哥主演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是否能再次引爆影迷的神经,我们敬请期待。接下来,是具体影片和影人介绍的部分。

继续阅读

科波拉出山,2024戛纳主竞赛片单详解

第77届戛纳电影节将于两周内拉开帷幕,上个月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福茂(Thierry Frémaux)和电影节主席Iris Knobloch共同宣布了本届戛纳电影节的官方片单,之后片单又进行了补充。目前入围片单包括主竞赛,一种关注,非竞赛,戛纳首映,特别展映以及午夜展映,六个单元共62部影片。本届主竞赛单元目前官宣入围22部影片。
此外,近两年戛纳影节华语片的身影并不常见,福茂提及今年在投递环节收到大量华语影片,似乎彰显着华语电影的全面复苏。本届戛纳或将令华语影迷十分期待,一共有五部华语影片分别入围了不同单元,它们是主竞赛单元《风流一代》(贾樟柯)、非竞赛单元《酱园弄》(陈可辛)、一种关注单元《狗阵》(管虎)、午夜展映单元《九龙城寨之围城》(郑保瑞)以及特别展映单元《娄烨导演未命名纪录片》(娄烨)。
以下是本届戛纳主竞赛单元详解。

继续阅读

香港国际电影节观影笔记两则|香港制造仍旧未熄

被誉为电影节中的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于北京时间4月8日落下序幕,本届第4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3.28以女性同志题材的《从今往后》为开幕片正式拉开序幕,闭幕片为极具个人叙事风格与镜头语言特点的日本导演三宅唱的《长夜尽头的微光》,本届电影节大使今年由林嘉欣接替了此前连续担当了五届港影节形象大使的郭富城,焦点影人则是视角聚焦于香港这座城市在时代当中的变化,香港独立电影和新浪潮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陈果,今届共放映了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逾190部电影。

继续阅读

77届戛纳华语大爆发,贾樟柯时隔6年重回主竞赛!

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2024年4月11号北京时间下午五点公布官方入围名单,包括主竞赛单元,一种关注单元,非竞赛单元,戛纳首映,特别展映以及午夜展映,六个单元共52部影片。
主席蒂耶里·福茂在回顾去年戛纳系影片于颁奖季获得多项提名和获奖的巨大成功后,特别提及今年主席团评委格蕾塔·葛韦格和一种关注单元评委泽维尔·多兰将带来的更富有活力的年轻视角。面对好莱坞传来的美国编剧协会持续150余天的大罢工以及其争取的行业保障,哥伦比亚影业也将在今年蔚蓝的戛纳海岸迎来其100周年纪念。

继续阅读

第77届戛纳片单明日公布,回望过往十年金棕榈

第77届戛纳电影节的官方片单将于明日(2024年4月11日)法国时间上午公布,截至目前可以确认的是,去年执导了全球大热的《芭比》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将担任主竞赛评审团主席,戛纳宠儿加拿大导演泽维尔·多兰将担任“一种关注”单元的评审团主席(关于他的履历戳这里)。确认入围的导演及影片有昆汀·杜皮约的《第二幕》作为开幕片,乔治·米勒的《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并主演的《地平线》入选非竞赛单元。除此之外,乔治·卢卡斯将收获终身成就金棕榈奖。
在本届戛纳金棕榈奖诞生之前,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过往10届所产生的戛纳金棕榈影片。从2013到2023(其中2020年因疫情而被迫取消),我们回顾并总结了过往10届金棕榈影片,其中有饱受争议的法国影片《钛》,有二度拿奖的瑞典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方形》和《悲情三角》,也有韩国的第一部金棕榈《寄生虫》,这些电影从审美到主题都有各式各样的差异。
此外,我们还附上了中国豆瓣、美国IMDB和法国Allociné几家权威网站对这些影片的评分以供参考,以及法国权威媒体的短评,包括《电影手册》、《世界报》、《解放报》等,以更好了解普通观众和影评人之间的品味差异。
不同的网站也代表着不同的喜好。
在豆瓣上,《寄生虫》(8.8)位居第一,《小偷家族》(8.7)和《坠落的审判》(8.7)并列第二,《阿黛尔的生活》(8.4)位居第三。
在IMDB上评分前三则是《寄生虫》(8.5)、《冬眠》(8.0)和《小偷家族》(7.9)。
在Allociné上评分最高是《寄生虫》4.5/5,并列第二的是三部影片《坠落的审判》、《小偷家族》和《我是布莱克》,均为4.2/5,第三则是锡兰的《冬眠》3.8/5。
三大评分网站最低分则是同一部法国影片《钛》。

继续阅读

《沙丘2》还有对当下的启示吗?

IMAX或许是一个摄人心魄的艺术装置。
在历经了《沙丘》系列以及《奥本海默》这样对特殊影厅依赖极强的观看的体验后(也是因为两位导演对IMAX的极力推崇),对重工业视听盛宴电影的朝圣,逐渐变成一种对影像的巨物恐惧症。电影讲述历史的神话/神话的历史,还有科幻类型对于时空的哲思,而电影里的人物走向了他们命运的反面,他们痛苦不已,这是历史性的神谕,某种古典的悲剧之美。

继续阅读

艺术商业两不误,韩国开年两部爆款不容错过

提到国际电影节中的韩国影片,观众的注意力几乎都放在“电影大师”们的作品成就,比如在刚刚结束的柏林电影节,洪常秀凭借《一个旅行者的需求》再次斩获评审团大奖。前几年《燃烧》、《寄生虫》的成就自然不必多说,再比如十年前朴赞郁、金基德、洪常秀等导演的稳定输出,韩国文艺电影走向世界逐渐变成一个肉眼可见的事实。电影从来不单纯是一件艺术品,就在文艺电影走向成功的同时,韩国的商业电影也逐渐变成了欧洲三大的宠儿和每年必不可少的选项。

继续阅读

冰与火双重奏:柏林电影节的女性形象图鉴

柏林电影节已然落幕,各个奖项皆尘埃落定。今年的柏林主竞赛片单并未出现爆款作品,大多数较为小众,但也延续了欧洲电影节常年关注的诸多议题。除了获奖作品之外,本次主竞赛的其余作品虽皆褒贬不一,但也兼具特色,涵盖了多重受众,本文将聚焦于主竞赛中两部不同女性角色的电影,展现此次柏林电影节女性题材的另一种视角。

继续阅读

柏林获奖华语:婚姻束缚与女性自由的辩证关系

新生代青年导演邱阳首次长片处女作《空房间里的女人》入围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奇遇”单元并获得特别评审团奖,这次长片是他自2017年的《小城二月》以及《南方少女》等一系列短片后的完整版,首次清晰地讲述了关于这座江浙小城以及生活在这里的妈妈以及围绕在她周边的有关女性的婚姻和家庭的探讨。

继续阅读

尺度不惊人就不是柏林 | 泰迪熊LGBT影评合集

第74届柏林电影节已于2024年2月25日正式落幕。众所周知,欧洲三大电影节每年都会另设表彰酷儿/LGBT题材的竞赛单元。而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它区别于另外二者的一个属性就是它在政治表达上的鲜明态度。正如早前本届柏林宣布,邀请了德国极右翼政党政客参与本届柏林电影节。本届柏林电影节泰迪熊奖提名共有16部长剧情片。来自中国香港的《从今以后》(杨曜恺导演)最终问鼎本届泰迪熊奖。最佳纪录/论文影片则是《桃子的教学》。评审团奖获得者是《然后我们跳了舞》的导演的新作《穿行》。最佳短片获得者是《奶奶猫》。
在主竞赛评审发布会上,许鞍华谈到与另一位评审塞拉之间的观点的分歧的时候说道:“尽管我们在政治上观点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讨论交流,化解矛盾,以防止战争的发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