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4日欧洲时间晚八点,第74届柏林电影节宣布了本届获奖情况,今年的柏林电影节也是充满悬念:最高金熊奖由哪部电影获得,最佳导演被谁摘取,最佳主演将花落谁家?让我们一起揭晓最终的结果。
今年法国纪录片再次爆冷夺得柏林最高奖,由法国玛缇·迪欧普执导的纪录片《达荷美》击败一众国际影片赢得了金熊奖最佳影片的桂冠,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则颁给韩国导演洪常秀的影片《旅行者的需求》,评审团奖由法国导演布鲁诺·杜蒙的《帝国》获得,而最佳导演由执导纪录片《佩佩》的多米尼加导演内尔松·阿里亚斯获得。长达三个小时的德国影片《死亡乐章》则获得最佳剧本奖。
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最为“政治化”和强调平权主义的电影节,本届金熊奖也维持了一贯的敏感性,以下是颁奖清单详情:
第74届柏林电影节将于今晚六点半进行颁奖礼,届时将会诞生本届金熊最高奖。目前话语评分表的各位媒体老师也评选出了自己心中的金熊,评审团大奖(黄色背景)以及最佳导演(蓝色背景)。概览全局,我们会发现华语媒体主要聚焦于三部影片,其中法国影片《外语》获得四个金熊投票,伊朗影片《我最喜欢的蛋糕》获得两个金熊投票,两个评审团大奖投票以及一个最佳导演投票,墨西哥影片《厨房》获得四个最佳导演以及一个评审团大奖投票。
此外,纪录片《建筑元》和藏区影片《香巴拉》也收获金熊的投票。对比分数的话,位列前三的影片也分别为《外语》(影评),《我最喜欢的蛋糕》(影评)以及《厨房》(影评)。
对比国际评分表(截至发文只找到这个版本),我们会发现分数位居前三(第三位有两部并列)的影片分别为《我最喜欢的蛋糕》(影评),《恶魔之浴》(影评),《死亡乐章》以及《旅行者的需求》(影评)。无论如何,最终结果依然要等待今晚的最终揭晓。今日影评将聚焦于藏区影片《香巴拉》。
第七十四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的四部法国作品,占比整个主竞赛的五分之一篇幅,可谓面朝金熊来势汹汹!
其中,两部由男性名导指导的影片《暂停时光》与《帝国》,或是极度私人的影像日记,或是导演荒诞系列作品的序章或前传。这两部影片传递出明显的观感——导演的个性(类型化或题材)都将一部分观众提前拦截在他们作品之外。例如疫情期间无法共感知识分子精神焦虑的,那些为生机而发愁,背负伤痛永远停留在那段《暂停时光》内的普通观众。对于《帝国》来说,若不了解其前传属性、导演宇宙,或并不熟悉科幻及荒谬电影乐趣,所谓帝国的讽刺与辛辣,让幽默与无礼只有一线之差。
该篇对第74届柏林主竞赛四部法国片的简单回顾,也有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比四部影片并解读其获奖可能性,希望能就此文带领读者快速感受这四部影片相关又相对的重点与魅力。
今天是柏林第八日,还有一天全部主竞赛单元媒体放映就全部结束了,所以等明日一起复盘。今日影评将带来非常稀奇罕见的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恐怖片,为何稀奇罕见,恐怖片因其独特的类型限制,导致很难被选入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只有已经享誉国际的导演才能偶尔打破,例如朱利亚·迪库诺的《钛》或者大卫·柯南伯格的《未来罪行》,但这些电影已经脱离了传统恐怖电影的概念。
相比于这种肉体恐怖(Body Horror),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出现了一部以视听构建氛围的较为传统的欧洲式“恐怖片”,在布鲁诺·杜蒙、洪常秀、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等一众导演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它就是由赛佛林·费奥拉执导的历史恐怖电影《恶魔之浴》。这也是印象中柏林电影节继2020年的《入侵者》后第一次主竞赛单元里再次出现恐怖电影。
今日是柏林第七日,做一下盘点,目前二十部主竞赛影片已经有十六部进行了媒体放映,只剩下最后四部将在未来两天全部放映完毕。对比华语评分表和国际评分表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除了伊朗电影《我最喜欢的蛋糕》在两个评分表都位居最高之外,有几部影片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在华语刊位居第二的墨西哥影片《厨房》在国际刊列倒数第二,在华语刊倒数第二的洪常秀导演作品《旅行者的需求》在国际刊大受追捧位列第二位。这种由于文化差异,审美差异以及视角差异最终构建的巨大差异更加证明了组建华语评分表在国际电影节的重要性。
第二个令人震惊的点在于昨晚放映的主竞赛,中法合拍带有强烈华语元素的影片《以爱之茗》引起了全部华语媒体的众怒,大家齐刷刷打出了红叉差评表示不满,因此我们今日的影评也将聚焦于这部《以爱之茗》。
香港导演杨曜恺自2000年起主办香港同志影展(HKLGFF),如今担任该影展的行政总监。他指导的最初的两部长片作品《我爱断背衫》、《封面有男天》共同讨论着海外的华人青年同志群体对性与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
这两部语调轻松的作品均是呈现躁动不安与幽默态度的轻喜剧质感。然而《叔•叔》与本届柏林全景单元(Panorama)的新作《从今以后》(All shall be well),则可以看成是导演创作的第二阶段,导演对香港老年性少数群体日常生活的关注。
社会身份与家庭责任的束缚对老年同志情侣千帆过尽的温情相守的冲击成为影片讨论的核心,并且《从今以后》也是导演自首部短片以来开始聚焦女性同志群体的作品,该片也成为柏林影展头两天最难抢的票,首场爆满。
不知道从几何时“洪常秀”三个字成为了形容词活跃在国产文艺电影的评论区,常用作形容那些形式先锋酷爱对话的影视作品。被说像洪常秀变成了对影片和风格的“嘉奖”,当然通常情况下这三个字也是用来阴阳影视作品的词汇。洪导的作品也因为近几年平均一年两部的速度被冠以“洪氏vlog“的称号。《旅行者的需求》在放映前一度被认为是金熊奖的有力竞争者,但看完大概只会劝洪常秀真别拍了…
《十七岁的单车》首映二十三年后,王小帅导演携他的“家园三部曲”的第二篇章《沃土》再次站在柏林电影节的舞台。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常客的他,此次较为低调地在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展映此片。电影取材于李师江短篇小说《爷爷的鬼把戏》,讲述农村一家三代的故事。而相较于电影片名的“沃土”,原著小说显然是写“贫瘠”:关于小说中爷爷一生在历史中流浪而遭致的贫穷,关于现代农村的乡土面貌如何被城市的崛起挖空。
今日是柏林第三日,在经过第一日出现的爆款影片《厨房》之后,昨日又出现了一部更爆的影片,那就是伊朗的《我最喜欢的蛋糕》,全部华语媒体都给出三星以上好评,其中两个媒体给出四星,两个给出五星满分,一向谨慎的胤祥老师甚至把金熊都提前给出,顿时让人觉得伊朗夫妻这次不拿大奖都对不起胤祥老师的期待。截至目前发稿,更新后的国际刊中伊朗电影《我最喜欢的蛋糕》也位列最高分。今日的主竞赛影片将迎来德国影片《爱你的希尔德》,意大利影片《另一种结局》以及法国导演杜蒙的《帝国》。今日影评将聚焦于伊朗这部大爆影片。
经过昨晚的开幕式后,已经有两部主竞赛影片《像这样的小事》和《厨房》在媒体场进行放映。今日作为电影节第二日将放映三部主竞赛影片,其中包括同时入围圣丹斯的美国影片《不同的男人》,伊朗影片《我最喜欢的蛋糕》以及法国导演阿萨亚斯的《暂停时光》。虽然本届柏林刚开始一天,但却异乎寻常的涌现出今年首部爆款影片《厨房》,已经看过影片的华语媒体齐刷刷打出了四星的高分,甚至有媒体已经率先颁出了心目中的金熊奖。国际刊目前只有开幕片的评分,影评人的观感和华语刊比较一致。今日影评将聚焦于来自英语系国家的三部主竞赛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