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天的威尼斯是全明星阵容:我们迎来了主竞赛陀螺的大热《弗兰肯斯坦》以及众星云集的《父母姐弟》,贾木许这次以其独有风格的回归又俘获了一批影迷。地平线单元首映了有风格独特的《内华达之瑰》以及威廉达福,格蕾塔李主演的《大器晚成》。接下来是记者们带来的影评:

主竞赛
弗兰肯斯坦
FRANKENSTEIN

编剧: 吉尔莫·德尔·托罗
主演: 奥斯卡·伊萨克 /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 米娅·高斯 / 费利克斯·卡默雷尔 / 拉尔夫·伊内森
类型: 剧情 / 科幻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墨西哥 / 美国
剧情简介
这是玛丽·雪莱经典故事的改编,讲述了维克多·弗兰肯斯坦——一位才华横溢却自负的科学家,在一次可怖的实验中创造出生命,却最终导致了他自己和那位悲剧性造物的共同毁灭。
短评
我觉得如果这是观众第一次接触《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不错,但对读过原著的人来说,大概率不会喜欢。
整部片子完成度很高,一看就是大制作大投入,剧情也基本遵循了原著。但问题在于Viktor(奥斯卡·伊萨克饰演的)的形象和书里完全不同。书中的他是个执着于科学、理想主义的学者,而在电影里却被塑造成了一个暴虐狂?连锁反应之下,弗兰肯斯坦也被改得过于暴力。我非常不喜欢这个刻画上的改动。
剧本里还加了很多莫名其妙、为了“电影感”而戏剧化的无用情节。结果导致最后的结局虽然和原著的核心一致,但整体上还是让人觉得过于“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
2 / 5——侦探锌
云之下
SOTTO LE NUVOLE (BELOW THE CLOUDS)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剧情简介
在维苏威火山与那不勒斯湾之间,大地时而颤动,弗莱格赖火山区的喷气孔将空气染上硫味。掩埋在地下的庞贝、赫库兰尼姆以及早已沉没的罗马别墅,仿佛在低声讲述一个被时间掩埋的未来。从这些历史的痕迹、黑白的地下记忆中,一个鲜为人知的那不勒斯浮现出来,并重新注入了生命。
云层之下,是一片交错的领地:居民、信徒、游客与考古学家们在此交织,他们在遗址中发掘过去,在博物馆中努力为雕像、碎片与废墟赋予新的生命与意义。环绕维苏威火山的火车周而复始,赛马在海岸线上奔腾;一位教师临时为孩子和少年开设课后班;消防员在指挥中心安抚打来电话的当地人;执法者追捕盗墓贼;而在托雷安努齐亚塔,叙利亚油轮正卸下乌克兰谷物。
一支日本考古队持续着他们二十年的工作,在奥古斯特别墅中,从种子、骨骼与沉积层里探索历史。游客徘徊在庞贝的废墟之间,信徒们则俯身膜拜圣母拱门教堂,在那里的地窖与还愿品中,仍留存着一个幸存世界的信仰。环绕海湾的这片土地,宛如一座巨大的时光机。
短评
这部纪录片从多个角度描绘人类与环境的相互试探以及碰撞,人文的描绘细腻有纹理,结局很有古典美。
3 / 5——侦探锌
关于庞贝古城的人文纪录片,黑白影像加重了历史的厚重色彩。
3 / 5——陆泫龙
父母姐弟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编剧: 吉姆·贾木许
主演: 凯特·布兰切特 / 亚当·德赖弗 / 夏洛特·兰普林 / 薇姬·克里普斯 / 汤姆·威兹
类型: 剧情 /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爱尔兰 / 法国
剧情简介
《父亲 母亲 姐妹 兄弟》是一部以三联画形式精心构建的故事长片。三段故事都围绕成年子女与他们略显疏远的父母(或双亲),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展开。三个章节都发生在当下,却各自置于不同的国度:《父亲》在美国东北部,《母亲》在爱尔兰都柏林,《姐妹兄弟》则在法国巴黎。
影片以人物素描的方式展开,安静、细致、冷静观察而不作评判——整体是一部喜剧,却在笑意之间编织着淡淡的忧郁。
短评
贾木许仿佛也入了洪常秀/滨口龙介的迷,在偶然与想象的虚构性写作中寻找这种游戏所带来的幽默感,而情景剧式的设置也延续了贾木许一贯对藏匿于人性中solitude的洞察,但这种通过幽默所表现出的尴尬在强调个体性的西方叙事下似乎并不比置于东亚背景下的日本电影来得自然和服帖。
如果说洪常秀擅长在相似的节奏中寻求变奏,《父母姐弟》则是在差异的故事中植入同样的元素:诸如同样的故事发生地、同样颜色的衣服、同样的劳力士、同样对水的调侃、同样的车内-室内的空间转换(包括不明所以的滑板少年升格画面)等等。三个不同的章节,三种不同的人物视点,但都是关于家庭团聚的戏码。
然而,贾木许没有像洪常秀一般使用长镜头来刻画凝滞的氛围,而是通过切换不同角度的人物特写来完成叙事的节奏,在几乎精确的切分镜头下,被捕捉到的更多是人物的表情/表演,而非内在的/情感情绪。换言之,夹在言语之间的沉默并非如东亚文化般尝试去理解尴尬,而是将其作为下一次开口前的顿点来试图消解尴尬,这种显著的差异也势必造就了与类似《旅行者的需求》这样的电影在观感上的差异。
3 / 5——陆泫龙
地平线单元
内华达之瑰
ROSE OF NEVADA

编剧: 马克·詹金
主演: 乔治·麦凯 / 卡勒姆·特纳 / 罗莎琳德·以利亚撒 / 弗朗西斯·麦基 / 爱德华·罗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剧情简介
在一个被遗忘的渔村,老港口里忽然出现了一艘神秘的船——“内华达之瑰”。它在30年前全员遇难、消失在大海之中,如今却归来了。对于少数还记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征兆:“内华达之瑰”必须再次出海——或许这样,受尽打击的村庄才会转运。
尼克为了养家糊口,决定登船工作。新来的利亚姆也加入船员,他急切地想逃离过去。两人和其他人一起扬帆出海,凯旋归来时带回了满满的收获。但某种异样悄然浮现——他们似乎穿越了时间。回到港口时,村民们竟将他们当作三十年前的那批原始船员来迎接……
短评
一段极度专注的记忆体验,一场神秘的感官航行。导演的风格极为鲜明出众,涂满了对人和物的无数特写,锐利的聚焦,以及独特的拍摄角度与重心,将空间与时间熔为一块闭环金属板,让观众们踏上一段迷离而梦幻的旅程。后劲像是记忆中漏缝里渔夫的传说。
4 / 5——侦探锌
大器晚成
LATE FAME

编剧: 萨米·伯奇 / 阿图尔·施尼茨勒
主演: 威廉·达福 / 格蕾塔·李 / 克拉克·约翰森 / Graham Campbell / 艾德蒙·多诺文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剧情简介
埃德·萨克伯格是一位被遗忘的纽约诗人,如今在邮局里默默工作。某天,一位热情又崇拜他的年轻仰慕者出现在家门口,把他带入了一群二十来岁的文学青年中。他们将萨克伯格捧为“重新发现的天才”。在这种仰慕的目光中——以及团体里那位充满魅惑气质的“悲剧女主角”格洛丽亚的吸引下——萨克伯格逐渐开始思索,这个新结识的诗人圈子是否真的真诚。
这部深思又机智的电影,以带着惆怅却不浪漫化的视角,回望了一个早已消逝的纽约市中心理想。
短评
纽约形形色色的人来做虚伪的共读会,威廉达福的角色这时加入了群聊。谈话类的电影却如此空洞无助,演员的演技都不差,日常被剧本拖累的饭后专属电影。
1 / 5——侦探锌
非竞赛单元
我们的土地
Nuestra Tierra

编剧: 玛丽亚·阿尔切 / 卢奎西亚·马特尔
主演: Comunidad Chuschagasta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阿根廷 / 美国 / 墨西哥 / 法国 / 荷兰 / 丹麦
剧情简介
2009年,在阿根廷北部楚沙加斯塔(Chuschagasta)原住民社区,一名男子与两名同伙企图强行驱逐当地居民。他们自称拥有土地所有权,并持枪威胁,最终枪杀了社区领袖哈维尔·乔科瓦尔(Javier Chocobar)。这起谋杀被录像记录下来。
此后,社区花了整整九年不断抗议,直到2018年才终于开启司法程序。而在这段时间里,凶手们始终逍遥法外。
影片将社区的声音与照片,与法庭审判的影像交织在一起,追溯了殖民主义与土地掠夺的漫长历史,并揭示了这桩罪行背后的根源。
短评
也许可以和《九枪》形成类比,同样是由一桩针对边缘群体的枪支命案而引发的对于系统性暴力的思考,同样是关于法律裁量是否公平的争议和讨论,而在剪辑手法上,也都采用了主观(口述采访、档案呈现)+客观(法庭戏+录像资料)的方式来丰富纪录片的主题内容。但《我们的土地》最终关心的阿根廷北部图库曼省的原住民问题,是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之间的矛盾,是原始劳动力与社会资本之间的对抗,也是部落自治同殖民侵占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马特尔似乎特意将众人的说辞罗生门化,以呈现这一问题的复杂程度,但她的目的是通过这起事件为被社会历史学埋没的楚沙加斯塔人(Chuschagastan)另起一份影像档案,以抵抗宏观历史的暴力叙事,及上层建筑所带来的程序化和官僚化问题,而这种人文主义的关切在当今看来仍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3 / 5——陆泫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