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三部曲导演新作,谁看懂了吗?

华语媒体场刊
国际媒体场刊

主竞赛影片已经展映三分之二,似乎受到欧洲电影市场结束的影响,每年国际银幕场刊的评分表都会中途消失,戛纳和柏林皆是如此,所以导致国际刊和华语刊评分不再同步。昨日结束展映的著名爱在三部曲导演林克莱特的《蓝月亮》在华语刊收获了极端两极的评分,目前国际刊还没出分,今日影评将带来这部《蓝月亮》,如何才能看懂这部影片。

本文作者 陆泫龙

由美国著名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的传记式音乐剧情片《蓝月亮》(Blue Moon)近日在柏林电影节全新亮相。这部影片是林克莱特的第23部故事片,片名取自 1933 年罗杰斯和哈特二重唱组合的一首同名歌曲。罗伯特·卡洛普根据美国词作者洛伦兹·哈特的晚年编写剧本,讲述了他当时正处于生活和爱情之间进行的挣扎。

然而,对于不了解人物背景和故事由来的观众来说,观影可能具备一定门槛。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带领读者走进这些真实的人物,在熟知他们的故事背景后方可更好地观赏电影。

《蓝月亮》在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场地进行拍摄,引人注意的是,全片只有一场室内调度,在将近100分钟的时间内,人物通过接连不断的对话勾勒出那个喧闹的夜晚,典雅的装潢、复古的灯色、激烈的对谈,无不映射出在不知天日的酒吧中人物的鲜明个性与生活状态。

在本片中,主要有三个不同的角色:哈特、罗杰斯、伊丽莎白,分别由伊桑·霍克、鲍比·坎纳瓦尔和玛格丽特·库里饰演。这也是美国演员、编剧、作家、导演伊桑·霍克同林克莱特的第九次合作。此前,两人声名鹤立的作品包括《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爱在日落黄昏时》(2003)、《爱在午夜降临前》(2013)以及《少年时代》(2014)等。

伊桑·霍克

洛伦兹·米尔顿·哈特(小名拉里)于1895年出生在纽约市哈莱姆区,是家中两个儿子中的长子。父母是犹太移民马克斯·M·哈特和弗里达·伊森伯格·哈特,均有德国血统。也许是受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血缘影响,哈特自幼就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和对词语的敏感度。

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就读了两年后,他在1919 年经菲利普·莱维特介绍认识了理查德·查尔斯·罗杰斯(小名迪克),也就是片中的另一名男主人公,两人联手为一系列的学生作品和非专业人士创作了多首歌曲。

哈特(右)与罗杰斯

当时,罗杰斯和哈特同为哥伦比亚大学校友,他们于 1920 年在校园秀中《与我一起飞翔》首次合作,有趣的是,罗杰斯后面转向的合作者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也参与其中。两人在这次首秀中一拍即合,18天后,又创作出第二首音乐剧《You’d Be Surprised》。同年,他们创作的歌曲《Any Old Place With You》成功收录在百老汇音乐喜剧《孤独的罗密欧》中。

随后的一年内,他们有统共六首歌曲被收录在由西格蒙德·龙伯格创作的音乐喜剧《可怜的小里兹女孩》里。直到1925年,两人被聘请为剧院协会制作的《加里克欢乐节》创作配乐,这部音乐剧的成功推出了他们的热门歌曲“曼哈顿”,标志着“罗杰斯和哈特”(Rodgers and Hart)这一百老汇歌曲创作团队鼎盛时期的来临。

从1925 年到 1931 期间,罗杰斯和哈特共有 15 部乐曲在百老汇上演。在30 年代末,他们创作的许多舞台音乐剧都被拍成了电影,包括《On Your Toes》、《Babes in Arms》、《Pal Joey》等。美国剧作家托马斯·希察克就曾评价道:“哈特在多音节和内韵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

Pal Joey (1959)

然而,天才总是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由于和丧偶的母亲弗里达一起生活,哈特患上了酗酒的毛病,常常因此而消失数周之久。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他在摄影机特殊机位下显得身材极为矮小,而且还患有秃顶,同时,他的某些举止也暗示了本人的同性恋倾向。这些问题导致他在一生当中都饱受抑郁和悲伤的折磨。

尽管影片没有追溯他的过去的精神生活,但正是因为他反复无常的行为,才使得他经常和罗杰斯产生摩擦,间接促成了后者的合作转向。而影片就是选取了发生在 1943 年的 3 月 31 日当天晚上的故事。当时哈特因为落寞而患有比较严重的酗酒和抑郁症,正在萨蒂斯餐厅里同酒保畅聊寻求慰藉,而晚些时候则是《俄克拉荷马!》(Oklahoma!)的首映之夜。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哈特和罗杰斯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两人创造了诸多脍炙人口的金曲,诸如《着迷、困扰、困惑》、《情人》、《无帆之船》,而片名《蓝色月亮》正是其中最有名的一支。

在《俄克拉荷马!》的百老汇首演后的庆祝派对上,哈特表示“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演出之一,二十年后还会上演!”——这句话似乎既传递出他们友情长期发展的坚定见证,也表现了他感到自己被好友冷落与抛弃后的酸楚与嫉妒。

《俄克拉荷马!》(1955) 电影版

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哈特母亲的去世几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对本就精神处在崩溃边缘的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在罗杰斯成为美国戏剧家协会第九任主席后,两人于 1943 年秋天重新排演了《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佬》,重排后的版本创作了六个新歌,其中包括《让我的爱永存》;这首歌后来成为哈特的最后一首抒情诗。令人遗憾的是,该剧仅上演数天,哈特就因为酗酒和肺炎离开了人世。

此外,为了增加影片的叙事效果,电影还加入了一个名为“伊丽莎白”的女性角色,尽管此人的真实性目前无法考究,但她饰演了哈特在片中遇到的一位美丽的淑女,拥有绿色的瞳孔和迷人的发丝。当哈特接近她纯白的臂肩时,他只能吟诵出《卡萨布兰卡》(1942)中的经典台词:“没有人比我更爱你”(No one ever loved me that much)。

导演(左1)与主演

在科普了以上信息之后,相信期待着林克莱特导演这部新作的观众会更加容易进入导演设置的情境,感受上世纪中叶美国上流社会名人的谈吐与思想。总的来说,《蓝月亮》是一部温吞的文艺爱情片,它继承了林克莱特“话唠片”的特点,内核为欧洲白人男性在面对中年危机时所做出的应对。

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没有过多的歌舞情节干涉,只有舒心的钢琴乐在无尽的对话中缓缓流淌,非常适合那些茶余饭后,拥有小布尔乔亚式情调的观众加以欣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