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柏林电影节已进入中段,除了主竞赛之外,耐观影也精选了几部各大单元的影片带给大家,它们分别是:Perspectives单元的《如何正常和另一个世界的怪异》,来自Panorama单元的《家,亲爱的家》《兄妹之心》《歇斯底里》和《知心朋友》,以及来自Generation K14plus单元的《我对你发誓》。
电影相关信息及评价可阅读下列影评。
作者 咕噜
“迷幻到悲剧的无力挣扎”
《如何正常和另一个世界的怪异》
How to Be Normal and the Oddness of the the Other World

编剧:Florian Pochlatko
主演:Luisa-Céline Gaffron, Elke Winkens, Cornelius Obonya, Felix Pöchhacker, David Scheid
时长:102分钟
地区:澳大利亚
语言:德语、英语
展映单元:2025年柏林电影节 Perspectives单元
内容简介
刚从精神病院出院的皮娅搬回父母家重新开始生活。在这个感觉和她自己一样不稳定的世界里,在一个如她自身般不稳定的世界里,她一边努力平衡多份工作、心碎、药物和社会偏见,一边寻找内心的平衡。
导演简介
弗洛里安·波赫拉特科(Florian Pochlatko)是一位奥地利导演和编剧。2012年,他执导了短片《Erdbeerland》。
影片点评
影片关注的是一个从精神病院出院的少女回到家中试图重建自己生活的过程。此类影片在创作中必然面临的核心命题是如何在呈现创伤时不陷入绝望叙事?
但本片导演直接撕毁了这个议题,直接在影片开场就用一连串的快速剪辑预示了十分悲剧的、带有一丝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结局。大量的跳切和特写试图在一种迷幻的氛围中让我们感受Pia的精神困境。

导演还有意让部分场景与《黑客帝国》产生互文:红蓝药片传递了Pia的内心挣扎,她面临着和Neo同样的困境——是否要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现实,还是继续沉浸在一个被外界构建的虚假认知里;通过电话引导角色逃离的对比则凸显了Pia的无力感,她没有Neo那样的机会去“改变系统”,反而被外部的社会现状和心理困境所压倒,并最终走向了悲剧性的死亡。
作者 刘晓诗
“当照护者成为被照护者”
《家,亲爱的家》
Home Sweet Home

编剧:Frelle Petersen
主演:Jette Søndergaard, Karen Tygesen, Mimi Bræmer Dueholm, Hanne Knudsen, Finn Nissen
时长:112分钟
地区:丹麦
语言:丹麦语
展映单元:2025年柏林电影节 Panorama单元
内容简介
索菲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照顾小镇上的老人。这些老人当中有一部分尚且还可以自由行动,而另一些则护理卧床不起,并患有严重精神病。索菲以关爱和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她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但这份工作的弊端也逐渐露出水面——索菲和她10岁女儿的关系正在因此受到影响。但是,尽管面临各种突发挑战,她仍然保持着自己与人性的温暖。
导演简介
Frelle Petersen是丹麦导演兼编剧。他的电影通常围绕普通人的生活、家庭、人际关系以及情感的微妙变化而展开。Petersen的作品通常采用业余演员,以增加真实性。他的风格细腻、真诚,擅长用简单的叙述捕捉复杂的情感和社会现实。
2019年,其电影《叔叔》(Uncle)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奖,让他在国际影坛上露头角。

影片点评
在这部充满现实主义质感的影片中,导演以细腻的镜头语言,将照护者Sofie置于一个充满张力的叙事场域。她既是照护者,又是被生活照护的对象,这种双重身份的叠加,构成了影片最深层的隐喻。
影片中的老人们,像一面面镜子,映照出Sofie内心的困境。Elsa奶奶的拼图游戏,恰似Sofie支离破碎的生活图景;卧床爷爷痴迷的犯罪节目,暗喻着Sofie正在经历的道德困境;而Han先生的暴躁与胖奶奶的无助,则折射出照护关系中权力与依赖的复杂纠葛。这些老人不仅是Sofie的照护对象,更是她精神困境的具象化呈现。

在资本与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照护工作被异化为一种机械劳动。Sofie面对的不仅是身体的疲惫,更是尊严的消解。当她质问同事的冷漠时,实际上是在质问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这种沦丧不仅体现在照护者的职业倦怠中,更体现在纳税人对社会福利的质疑声中。
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并未将Sofie塑造成一个完美的殉道者。她也会在女儿面前失控,也会在工作中感到绝望。这种不完美恰恰彰显了人性的真实。当Elsa奶奶离世时,Sofie将逝者丈夫的照片放在她身旁,既是对死亡的温柔抚慰,也是对生命尊严的最后守护。

在影片结尾,女儿Clara的拥抱打破了Sofie的孤独困境。这个拥抱不仅是一个母女和解的瞬间,更是对”照护”本质的深刻诠释:在照护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也在寻求自我的救赎,唯有爱与理解,才能让困在时间里的灵魂找到栖息的港湾。
作者 刘泽同
“忠诚与道德的撕裂 ”
《兄妹之心》
The Good Sister

编剧:Sarah Miro Fischer, Agnes Maagaard Petersen
主演:Marie Bloching, Anton Weil, Proschat Madani, Laura Balzer, Jane Chirwa
片长:96分钟
地区:德国 / 西班牙
语言:德语 / 西班牙语
展映单元:2025年柏林电影节 Panorama单元
内容简介
罗斯与她的哥哥山姆关系非常亲密。当山姆被指控犯有强奸罪时,罗斯被要求在调查中作证反对他。这不仅考验着他们的关系,也挑战着罗斯的道德底线。
导演简介
Sarah Miro Fischer是一位德国导演和编剧。她的早期作品包括2022年的短片《唾液》,该片探讨了暴力与亲密关系的主题。
2023年上映的《好姐姐》(原名《蓝色痕迹》),该片在第7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WIP欧洲单元中展映。

影片点评
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来自中国香港的《众生相》(李骏硕导演)和中国台湾的《爱作歹》(朱平导演)同样入围这个单元。
单元负责人迈克尔·施图茨(Michael Stütz)表示,“他们讲述社会裂痕、受创的身体和岌岌可危的医疗体系;他们描绘动荡的民主和社会恐怖,同时聚焦于人性与团结。”“他们的反思性、欲望与畸形;他们观察、互动、干预,想象、表演并叙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跨越边界,开辟自由空间,将这些故事搬上银幕,与我们分享。”

《兄妹之心》则是这样一部讲述独立精神和归属感之间的矛盾,以及政治身份和个人情感的交织碰撞的作品。影片讲述了经历分手的罗丝搬去柏林与哥哥山姆同住,这对兄妹感情深厚,挤在哥哥狭小的公寓里生活。某天,罗斯得知针对山姆的强奸指控,起初她根本无法将哥哥与加害者的身份形象联系起来,当她最终认清指控属实后,最终陷入了忠诚与道德的两难困境——在妹妹的家庭身份和女性的性别立场之间痛苦挣扎。影片关注罗斯的生活,聚焦于她的愁惘、她的震惊、她的痛楚和她的无奈,但大段的平叙还是不可避免的将影片的情绪累积引入一种流水账式的记录之中。
作者 陆泫龙
“亵渎与虚伪”
《歇斯底里》
Hysteria

编剧:Mehmet Akif Büyükatalay
主演:Devrim Lingnau, Mehdi Meskar, Serkan Kaya, Nicolette Krebitz, Aziz Çapkurt
片长:104分钟
地区:德国
语言:土耳其语 / 英语/ 库尔德语 / 阿拉伯语 / 德语
展映单元:2025年柏林电影节 Panorama单元
内容简介
当一部被焚烧的《古兰经》在片场被发现时,拍摄进程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剧组陷入了混乱。身处风暴中心的实习生埃利夫被卷入了一场充满秘密、指控和谎言的危险游戏。
导演简介
Mehmet Akif Büyükatalay是一位德国导演和编剧,布尤卡塔莱的作品通常探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议题,展现了他对细腻叙事和人物发展的深刻兴趣。
他以执导剧情片《奥雷》(Oray)而闻名,该片于2019年上映,并在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处女作长片奖。

影片点评
《歇斯底里》讲述了一个剧组因拍摄伊斯兰教相关题材的影片而在片中焚毁了真正的《古兰经》,这导致被聘请过来当群演的几名穆斯林难民的不满。紧接着,不安与恐惧席卷了剧组人员,特别是作为第二副导演的女主角Elif和导演Yigit。奇怪的事情接次发生,先是Elif不见了Yijit家的钥匙,后是有陌生人闯入,盗走了他家中的胶片素材。然而,事情似乎不像表面所看上去的那样简单,诡异的事件背后是阴谋论、真相与谎言、渎神与虔诚之间歇斯底里般的角力。
导演沾沾自喜地把握了亵渎《古兰经》这一社会现象(甚至通过TikTok视频加以强调),展示出右派与左派的冲突下电影人的道德困境,试图通过作茧自缚的人物将事件发展悬疑化、戏剧化、反转化,并在影片结尾形成某种因果报应的互文,以证实《古兰经》的神性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白人的阶级性和虚伪性。可惜导演的叙事功力实在太差,完全无力驾驭多线发展和戏剧性高潮,影片的视听语言平平无奇,对核心争论的反复强调反使其越描越黑,人物的个体形象和以情绪主导的行为也立不住脚,以至于在道德框架下对宗教信仰的描述容易被其“元电影”的概念所反噬。
本文作者 木子
“废墟中的声音与人性之光”
《知心朋友》
Confidente

又名:Arzu
导演:Çağla Zencirci, Guillaume Giovanetti
编剧:Çağla Zencirci, Guillaume Giovanetti
演员:Saadet Işıl Aksoy, Erkan Kolçak Köstendil, Muhammet Uzuner, Nilgün Türksever, Ilber Uygar Kaboğlu
片长:76分钟
地区:土耳其 / 法国 / 卢森堡
语言:土耳其语
展映单元:2025年柏林电影节 Panorama单元
内容简介
《知心朋友》将观众带回到1990年代的土耳其,讲述了一位在电话性服务热线工作的女性Arzu的故事。她的生活原本被孤独和社会的边缘化所定义,直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她的平静。一位与她通话的年轻男子被困在废墟中,向她发出绝望的求救信号。Arzu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躲在安全的角落,还是冒险踏入危险的现实世界去拯救一个陌生人?
导演简介
Çağla Zencirci 和 Guillaume Giovanetti 是土耳其和法国的导演组合,其电影《西贝尔》(Sibel, 2018)曾获得颇多赞誉,入围并获得洛加诺电影节金豹奖提名,《人间》(Ningen)入围多伦多电影节。

影片点评
影片通过Arzu的故事,探讨了灾难中的人性抉择、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脆弱联系。导演Çağla Zencirci和Guillaume Giovanetti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被社会忽视的女性如何在灾难中找到自我救赎的机会。
Arzu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她既是被社会边缘化的“隐形人”,又是在灾难中展现出非凡勇气的“英雄”。Arzu的职业让她成为社会中的“隐形人”,但正是这种边缘化的身份,让她在灾难中成为了一个拯救者。影片通过她的故事,探讨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她们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力量。Aksoy通过微妙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观众感受到Arzu内心的波澜。在每一个Arzu做出决定的那一刻,背景音乐几乎消失,只剩下她的呼吸声和心跳声,这一瞬间的留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她的内心世界。

本片的画面充满了压抑的美感。废墟中的黑暗与Arzu房间的昏暗灯光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她在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挣扎。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声音设计,电话中的呼吸声、废墟中的回响以及地震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
音乐的使用非常克制,但在关键时刻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Saadet Işıl Aksoy的表演无疑是影片的核心。她将Arzu的孤独、脆弱和内心的挣扎演绎得淋漓尽致。而配角的表现同样出色,尤其是Erkan Kolçak Köstendil饰演的被困男子。他的声音成为Arzu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纽带,尽管他从未真正出现在画面中,但他的绝望和希望通过电话线传递得如此真实。

此外,影片还隐含了对1990年代土耳其社会动荡的隐喻。地震不仅是自然灾难,也象征着社会的崩塌与重建。Arzu的救赎之旅,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整个社会的自我救赎。
《知心朋友》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电影,它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复杂的人性与社会问题。导演Çağla Zencirci和Guillaume Giovanetti以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张力的世界。Saadet Işıl Aksoy的表演更是为影片增添了无限的情感深度。
尽管影片的节奏略显缓慢,但正是这种缓慢让观众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角色的内心世界。如果你喜欢探讨人性与社会问题的电影。因此《知心朋友》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在灾难中的选择与勇气。
“青春、流浪与温柔的反抗”
《我对你发誓》
Our Wildest Days

导演:Vasilis Kekatos
编剧:Vasilis Kekatos
主演:Daphné Patakia, Nikolakis Zegkinoglou, Eva Samioti, Stavros Tsoumanis, Natalia Swift
片长:104分钟
地区:希腊 / 法国 / 德国 / 比利时
语言:希腊语
展映单元:2025年柏林电影节Generation K14plus 单元
内容简介
影片讲述了20岁的女孩Chloe在失去家园后,决定离开雅典,前往希腊的另一端与姐姐生活。途中,她遇到了一群驾驶房车旅行的年轻人,他们致力于帮助生活在贫困边缘的人们。Chloe被他们的理想和非传统的生活方式吸引,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旅途中,她不仅发现了希腊的多样面貌,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她学会了关爱他人、被他人关爱,体验了爱情、失望、恐惧、饥饿和自由,最终在叛逆与成长中和自己和解。
导演简介
Vasilis Kekatos是希腊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青年导演之一,以其细腻的叙事风格和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而闻名。
《我们与天空的距离》(The Distance Between Us and the Sky,2019)获得2019年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和“酷儿棕榈奖”,成为希腊首位获此殊荣的导演。

《垂死之鱼的沉默》(The Silence of the Dying Fish,2018)在洛迦诺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上展映并获奖。
影片点评
可卡托斯在影片中探讨了爱、孤独、自由等永恒主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反叛”的全新诠释——它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敢于直视内心的脆弱。克洛伊的成长也并非简单的线性故事,而是充满了迷茫、挣扎和顿悟。她的每一次选择都像是一场精神上的战斗,最终让她明白,真正的反叛不是远离世界,而是与自己和解。
演员达芙妮·帕塔基亚精准演绎了克洛伊从困惑到成长的过程,她的眼神中时刻流露着不安与渴望,她的表演游走在青春的迷茫与坚韧之间,细致地表现了Chloe从孤独无助到逐渐找到自我认同的成长历程。她的变化不仅关系到身体上的漂泊,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探索。
配角同样表现亮眼,尤其是Nikolakis Zegkinoglou的房车团队领袖,他的角色承载着理想主义与现实的碰撞,使影片不再是哲学深度。Eva Samioti和Stavros Tsoumanis等演员的演绎亦为故事补充了丰富的情感层次,使人物充满了了张力。

电影的最大亮点在于其细腻的情感刻画与绝美的镜头语言。摄影由Giorgos Valsamis操刀,影片中希腊乡村的广袤风景与破败的城镇形成鲜明对比,象征了年轻人对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束缚。导演巧妙运用光影,将Chloe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相互映照。房车旅行的镜头洋溢着自由与冒险的社交,而贫困社区的画面则透出紧张与沉重,使观众更有能力与角色相邻的现实困境。
总体而言,影片借Chloe的旅程探讨了青春期导演的逆流、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Vasilis Kekatos以细致的叙述和独特的纽约风格反抗了希腊社会的复杂性,同时提出了一个问题:温柔是否可能成为一种终极的反抗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