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题海报选择致敬影史爱情经典《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使用了两位主角相拥的画面,这也是戛纳首次使用双联海报。该片由克洛德•勒卢什执导,于1966年获得戛纳金棕榈奖,并获得第39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外语片奖。
影片讲述了目睹特技演员丈夫离世而遭受创伤的安妮•高蒂尔(阿努克·艾梅 饰)和因妻子自杀而受到打击的让-路易(让-路易·特兰蒂尼 饰),通过各自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孩子相识。两人在偶然下邂逅,彼此心生好感,逐渐拉近距离,最终无法掩饰已萌芽的爱意。
此次戛纳也正是想通过这则简单的爱情故事下浪漫的拥抱,去弥合这个割裂而又压制的时代。以下为戛纳官方对本次海报的阐释:
一个男人。
一个女人。
一片荒芜的海滩。
一片动荡的天空。
一段醉人的音乐。
一个三个月前悄然浮现的想法。
一场为期三周的拍摄。
一个20秒的片段。
永恒,最终不过一瞬。
那是60年前的故事:1965年,由阿努克·艾梅和让-路易·特兰蒂尼昂饰演的两个受伤的灵魂相遇、相吸、相斥,最终在克洛德·勒卢什炽热的镜头下相拥。1966年戛纳金棕榈奖,1967年好莱坞两项奥斯卡奖,以及全球几十项荣誉,都无法与这个充满温柔、纯粹与美感的伟大瞬间相提并论。
这段拥抱无疑是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场景之一(法语中étreinte拥抱的字母可以重组为éternité永恒),因为我们无法将相爱的男人与女人分离,因为这两个特定的人早已彼此铭刻,戛纳电影节史上首次选择呈现一张“双人”官方海报。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
彼此凝望,但紧紧相依。
他说:“现实中,有些不被当真的事情,人们总说,那只是电影而已。你觉得为什么人们棕总不认真对待电影?”
她说:
“也许因为只有当一切顺利时,
人们才去看电影?”
他说:
“那你觉得我们应该在一切糟糕的
时候去看电影?”
她说:“为什么不呢?”
当这个时代似乎总在分裂、隔离、压迫时,戛纳电影节希望重新连接。让身体更靠近,让心灵重聚,让灵魂共振。鼓励自由,表现运动,使之延续。化身生命的漩涡,只为一次又一次地庆祝它。
他们都曾在戛纳收获掌声:他因《焦点新闻》于1969年获得最佳男演员,她凭《虚无纵跃》在1980年获得最佳女演员。如今,他们已离去。而这两张海报,既是致敬,也是一种铭记。
阿努克·艾梅与让-路易·特兰蒂尼昂,这两位兼具细腻与魅力的动人英雄,永远地将他们的光芒留在我们生命的胶片中,就像这两张海报一样,以色彩诉说着一场战胜绝望的炽热之爱。
如今,那束光不再来自天空——那个已被世事扰乱的天空;它来自两个灵魂融合时迸发的光芒,那是一种能将我们重新与生活和解的温暖力量。
(翻译:陈佳莹)

Un homme et une femme (1966)
导演: 克洛德·勒卢什
编剧: 克洛德·勒卢什 / 皮埃尔·厄伊特胡芬
主演: 阿努克·艾梅 / 让-路易·特兰蒂尼昂
语言: 法语 / 英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1966-05-27(法国)
片长: 102分钟
剧情简介:
她,Anne Gauthier(阿努克·艾梅 Anouk Aimée 饰)是一个寡妇,独自抚养着她的女儿。她是一名电影场记,丈夫是一个特技演员,在拍摄一场戏的时候不幸丧生。她每周都要从Paris去Deauville接送她在Deauville一所学校寄读的女儿。
他,Jean-Louis(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 饰)是一个鳏夫,独自抚养着他的儿子。他是一名赛车手,一场车祸后他的妻子以为他已经丧生而自杀身亡。他每周也要到Deauville去接送他的儿子。
有一天,Anne送女儿上学后错过了回巴黎的最后一班火车,因此邂逅了Jean-Louis,Jean-Louis开车送Anne回家,两人约定下周一起去接孩子。下个周日,两人和两个孩子在一起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两个寂寞的男女被彼此所吸引,爱情正在生根发芽。然而,Jean-Louis觉得这段爱情中有些奇怪,而对前夫的思念又让Anne纠结不已……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获196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196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1 –
简单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开端定格在多维尔海滩边上的女人,海风轻拂起她的头发,而她也在给女儿讲述小红帽的故事。在另一端,一个戴着墨镜、抽着雪茄、看着杂志的男人命令司机去高尔夫球场,又不断反悔,最终才我们才能意识到司机是他的儿子,二人又在嬉闹下将车开到了海滩上。两组拉镜头让我们先注目到两位主人公,然后再意识到这对母女和父子之间的联系。自此,“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故事就此展开,他们的孩子也称为情感开启的枢纽。
周末两人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后,安妮因错过末班火车,从而邂逅了路易,两人在驾车驶向巴黎的途中用不多的言语沟通着,画面是极简的蓝灰单色,他们享受彼此的陪伴,也逐渐被对方吸引。在密闭的行车空间中,暧昧情愫由此开始酝酿。此后的剧情无非是二人开启约会,互相了解。这种摄影语法也在我们所熟悉的王家卫的电影中频繁出现,在《花样年华》《春光乍泄》等影片中,车内二人也是在迷离的灯光下展开暧昧的情愫。

这部影片并没有复杂起伏的故事情节,就像安妮在片场坐在轨道上记录着每一个镜头,路易在车场一圈又一圈地感受引擎的震动进行试车。简洁的叙事也离不开克制又精简的镜头调度,我们几乎可以在每一帧都能感受到两位主人公的表情和情愫,二人被框定在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密闭空间里,精简的人像视觉引导着观众的情感体验。安妮浓密的睫毛、微眯的眼睛、傲慢的眉毛、挑起的嘴角和慵懒的姿态总是占据了大幅画面,长焦和特写镜头将一切都聚焦在人物主体上。简洁的画面和简单的爱情更能衬托出心绪的缭绕,彩色回忆和黑白当下的交叉剪辑与蒙太奇恍若阿伦•雷乃存在,两人就在这样现实的相处与回忆的闪现中彼此了解,勒卢什也想捕捉那些稍纵即逝又琢磨不透的时刻。
随着了解的深入,他们也开始逐渐正式彼此的爱恋,情感看似消融在日常会面的聊天之中,实则已经到达顶峰。他们的肢体细节也被尽可能被特写镜头捕捉,安妮依旧习惯性勾起嘴角微笑,撩拨发丝,轻声细语地回应;路易也悄然将手搭在椅背上,让安妮处于自己的“范围”之中。聊天的话题也延续着新浪潮的爱情书写下的日常,比如贾科·梅蒂关于“失火时选择救火还是救猫”的问题,还有诸如“当事情不重要时,我们总说像电影一样”,“或许我们只在一切顺利时才去影院”之类的探讨。这些日常对话看似是在探讨艺术与生命的价值抉择又或是日常中的哲学思辨,实则是两个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勾连,也是对于拥抱触手可及的温度的选择。
稍显戏剧性的时刻,反而是安妮在路易赛车比赛后主动发电报说出“你太棒了!我爱你,安”,女性细腻绵软的情感态度在此刻显得反转而主动,路易却在思考如何赶回巴黎,在几点几分与安见面,该用什么名称来称呼自己……二人固有的性格印象在此刻被倒转。以及在影片末尾,安妮因始终记惦着亡夫而终结二人的更进一步的情感时,路易再次驱车与火车比拼,最后二人在车站重逢。

– 2 –
简单的制作
与影片简单的爱情相对应的就是简洁的剧情和制作,声音和画面的节奏令人捉摸不定,二者的不协调也正是影片轻盈感和诗意感的来源。彩色、棕褐色和蓝灰色的灰白画面交替出现,正当观众想去揣摩它们是否是依照回忆与显示的映照规律出现时,勒卢什又随即打破,让现实也有了彩色。究其根本,是因为影片拍摄预算不足,无法使用全彩胶片进行拍摄。但是大部分的二人相处的画面依旧是灰白单色的,单色反倒成为了现实的克制表达,彩色成为了记忆的幻象。
就像戛纳对主题海报的简单阐述一般,“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片荒凉的海滩。一片翻涌的天空。醉人的音乐。一个酝酿了三个月的灵感。一场为期三周的拍摄。一段二十秒的场景。永恒终究只是一瞬。 ”

有限的资金、快速的拍摄节奏和极简的拍摄条件,也对应着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语法,因为现实拍摄的限制构筑了看似随意的色彩切换,然而实际上又构筑了情感的双重时空,让影片更具反差与纠结厮磨的韵味。尤其是在最后的二人亲密场景,单色的躯体缠绵交错,安妮却又会想起与丈夫在冷冽的雪地中拥抱、翻滚的有关彩色的回忆,技术的缺陷就此转化为情感留白。
在此基础上,勒卢什的技法也正如同“摄影机——自来水笔”一般,《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电影制作也脱离了纯视觉形象、纯画面、直观故事和具体表象的束缚,成为与文字语言一样灵活精妙的写作手法。无需复杂的故事情节与绚烂多彩的视觉效果,勒卢什也能够将60年代的犬儒主义的爱情故事呈现在银幕上。在二人从酒店分道扬镳之际,安妮重新坐上前往巴黎的火车,路易也再次驱车三千公里连夜奔赴,“只有疯子才会拒绝幸福”,即将弥散的爱情又再次在车站再次拥抱。当影像成为文字的延异,所有的技术局限都转化为独特的修辞策略。
在当初与新浪潮对应的好莱坞电影制作上,奢华布景与幻梦营造使得这部处于新浪潮时期的电影显得更加具备自我意识,长镜头、外景拍摄、实时录音、不同规格的胶片拼贴、即兴表演等粗糙又简单的电影制作手法让电影呈现出本身该有的魅力,让故事呈现出能贴近观众情绪的质感。而我们站在现在的阵脚上,戛纳似乎也在向远去的新浪潮寻求回应,电影、身体与灵魂如何更加紧密地相连?

– 3 –
简单的拥抱
法国影后朱丽叶·比诺什将出任第78届戛纳主竞赛评审团主席,成为继格蕾塔·葛韦格后的第二位女性主席,她也是影史上第一位达成戛纳、威尼斯和柏林影后大满贯的女演员。她在本次担任评审主席表示将聚焦“电影的大胆与时代精神”,为电影节注入人文关怀与艺术深度。

戛纳海报中拥抱不仅是爱情的象征,更是对电影本质的诠释。在荒凉的海滩与翻涌的天空之间,一对男女相拥而立。这不仅是克洛德·勒卢什1966年镜头下的经典的拥抱瞬间,更是戛纳对“永恒终究只是一瞬”的深情注解。六十年后,当双联海报将安妮与路易的身影再次定格,那些曾被胶片记录的细微信号重新被赋予意义。正如电影节所期许的,这个拥抱试图“让身体、内心与灵魂更紧密地相连”,在割裂的现实中搭建一座通往纯粹情感的桥梁。
无论何时,电影从不回避生活的褶皱,它可以是疾驰车厢里沉默的陪伴,是赛车场外一封直白的电报,是单色调中突然闯入的一抹彩色回忆。两位主演分别于2022年与2024年离世,在2019年的电影续集《最美年华》中,勒卢什也曾构建了闭环叙事,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路易与安妮跨越50年后在养老院再度重逢,而年轻时的彩色影像也在不断闪回。今年海报的发布也恰似一场跨越生死的电影招魂术,阿努克·艾梅与让-路易·特兰蒂尼昂的身影浸染着冲破乌云的暖光在画面中紧紧相拥,正如电影节所述:“乌云下的光芒来自两个灵魂的融合”。
希望在今年戛纳的银幕上,我们也能见证更多触及电影本质的影片存在。当世纪再度右转,还有电影这个介质能为我们构建一个能够简单拥抱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