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fore love, after YANG —— 爱之前,《杨之后》

《杨之后》

《杨之后》是由郭共达导演亲自撰写剧本拍摄和制作,科林·法瑞尔主演的一部电影,改编自亚历山大·韦恩斯坦的短篇小说《再见,杨》。讲述了AI机器人哥哥Yang意外故障后,一对父女试图拯救这位家庭成员的故事,过程中科林·法瑞尔饰演的父亲Jake四处寻求帮助,逐渐打开了杨的核心记忆,并慢慢了解到其可能衍生出类人的情愫……

电影部分主创
放映厅导演接受采访

韩裔导演郭共达以《在哥伦布》(2017)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杨之后》延续了其诗意,虽然没有见到像上一部一样大量的建筑景观,但其风格还是可见一斑:镜头沉稳舒缓,伴随着同样悠长的钢琴或大提琴,加之不饱和曝光的镜头,很轻易地就把人带入故事的情境里,然后以相当感性细腻的手法对爱与存在进行细密的思辨。郭共达导演的电影兼具了构图上数理的美感与色彩上情绪的渲染,时常出现的亚洲元素足以体现导演深受东方(不仅是韩国)文化和哲学的影响,及其对亚裔群体在西方社会地位角色的思考。

《在哥伦布》海报
《在哥伦布》剧照

科林·法瑞尔在荧幕上一直饰演比较刚硬的角色,比如乔•舒马赫导演的电影《老虎连》(2000)中的士兵罗伦•巴斯,或是格里高利·霍布里特导演的《哈特的战争》(2002)中的哈特等等。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他在欧格斯·兰斯莫斯导演的电影《龙虾》(2015)中饰演的大卫。《杨》与《龙虾》同为科幻题材却都并非典型的科幻片,科林叔在这两部电影中都有着大量内心戏的表演,导演郭共达称他为“假扮演员的诗人”。也许对于看惯科幻大片的观众来说,这些软科幻片没有充斥着令人目眩的特效,不足够吸引眼球;但对于喜欢看剧情片对科幻无感的观众而言,这样的风格可能更加温和深远。

《哈特》
《龙虾》

科林叔在《杨之后》中饰演了一位茶店老板,他与妻子领养了一个可爱的华裔小女孩,为了孩子能够有人陪伴,也为了她了解自己的文化,他们为她买了一个二手机器人哥哥,杨。日子本来过得和谐幸福,但有一天杨出现了无法修复的故障…… 为了拯救这位家庭成员,父亲辗转于众人之间,开始了打开杨核心记忆的旅程。电影全篇大部分都是杨的记忆和大家对他的回忆,从一种不夹杂主观感情的视角,向大家展现了机器人哥哥杨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这些记忆的真切与杨不复存在的现实向父亲抛出了重重问题,杨也像一面镜子,反射出人类的每一丝情感。

小女孩扮演者艾玛&杨的扮演者贾斯汀&父亲的扮演者科林叔合照

从情节来说,电影在真实与回忆中穿梭,追寻杨记忆真相的过程也是他们面对一个“生命”消亡的过程,也是导演从东方哲学的角度对存在主义进行的探讨,影片中也通过杨多次引用到老子。其实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中的“道”就是存在的概念,像是海德格尔所说,存在呈现给我们的是存在者的状态,而并不是所有的存在都是有意愿的,只有人有着自由意志,虽然杨作为机器人,但影片对他的存在是肯定的,所有人对他的存在都是肯定的,一反普通科幻片对人工智能有自我意识的恐惧。机器人也好,复制人也罢,他们都实实在在地介入了人的生活并与人类产生情感链接,在这样真实的存在中,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呢?

除此之外贯穿全片的主线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依恋,从小女孩对机器人哥哥的依恋作为父亲必须修好哥哥的原因引起了影片的发展,而父亲的情感中对杨也有一部分爱,这种原本隐藏得极深的情感慢慢浮出水面,也是父亲选择探寻杨的核心记忆而并没有将其放弃任由他消解或被回收的原因。影片中这个多民族组成的主要家庭其实以杨为纽带,延伸出爱与信任,在杨出故障时,也似是在预示这个家庭出现缝隙,而后在对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父女之间又重新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直接的信赖。看过全片之后再回到影片的题目《杨之后》,可以感受到导演在传递的不是杨即将消逝的伤感,而是通过机器人反射出爱和信赖可以摆脱肉体存在,给予人继续生活的力量。

如果说缺点的话还是有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观众更加明显,那就是导演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还不是十分炉火纯青,但可以明白导演尝试的用心。如果忽略这一点的话,还是一部不错的作品,音乐与情节也很相得益彰。片中小女孩一直在唱哥哥最喜欢的歌,好似隐隐传达出哥哥的意愿,影片也以这段歌曲结尾,女孩唱着歌倚靠在父亲身上,二人陷入对杨的思念……“I wanna be……I wanna be……like harmony……”

部分主创戛纳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