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戛纳第三日,已经有四部主竞赛影片放映完,今日影评带来最受瞩目的《大都会》。
电影《大都会》是科波拉于1983年开始构思的未完成的科幻类的影片,由于当时他的制作公司的破产,影片前期制作陷入困境。2001年,科波拉再次重启该项目却遭遇了美国纽约的911事件,导致影片再次暂停。
之后在导演的努力下,该影片于2019年再度重新启动,不惜在2021年出售私人葡萄酒庄自筹资金全部投入到这部1.2亿美金预算的影片中。最终电影《大都会》在2022年11月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特效工作室拍摄,于2023年3月拍摄完成后进入后期制作阶段,导演通过尝试新的技术将导演科波拉内心深处那个梦幻又美好的乌托邦世界展现给全世界。
“这部电影是关于人们对于乌托邦的追寻,而纽约就是主角。但突然之间,你再也无法若无其实地继续去写关于纽约的故事。世界被攻击了,而我不知道如何尝试继续做这件事。我真的试过了。” 这是导演科波拉当时在2001年因911事件被迫放弃的电影计划时的一段话。
所以《大都会》到底是讲什么?关于什么呢?
影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未来,一个充满野心的天才建筑师恺撒想要在纽约经历过重大危机和灾难之后,将这座城市重建成一个乌托邦——新罗马。古代罗马帝国在重建过程中,理想主义改革派建筑师恺撒(亚当·德莱弗饰演)和实用主义保守派市长皮德罗(吉安·卡罗饰演)在重建大都会中理念发生冲突的故事。
电影的开篇镜头一个男子自纽约地标的帝国大厦一跃而下,随着他一声停止,画面瞬间定格。在导演科波拉一个极具冲击力俯视镜头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一座神奇且伟大的都市,将观众瞬间带入了导演所创造的乌托邦——新罗马市中,观影过程中还有很多导演特殊的设计互动环节,例如在电影放映通过现实观众与电影中的角色进行对话,充分的增加观影的趣味和互动性。
影片整体色调延续了赛博朋克的美学风格,依旧是高科技低生活的背景设定。在疑似外星人UFO灾难席卷大都会过后,导演采用了其象征性的低饱和的红色配合人群的恐慌以及放弃希望后的绝望烘托城市气氛,而城市的拥有者革新派建筑师恺撒坚持建造乌托邦,在这过程中遭到保守派势力的市长法兰克西塞罗的攻击和舆论诋毁。
为了尽早使得城市重现荣光,市长年轻的女儿朱利安西塞罗在两人之间沟通斡旋,当朱利安用爱和温柔打动受伤后的恺撒,帮助恺撒再次恢复之后,恺撒利用其伟大的创造力和超能力设计出真正的融于自然的可再生未来之城。
这部影片政治野心、利益冲突、种族主义、爱情和忠诚、哲学都在影片中都是关键因素,同时延续了导演科波拉的意大利情节,电影中充斥着古罗马元素,罗马雕塑、服饰、罗马式建筑等。如女主角朱利安的整体造型就源自古代罗马的贵族妇女,而在恺撒的造型设计上则套用了现代设计,将古罗马人物与现代化纽约所结合的一种奇妙的未来感。
但缺点也十分明显,电影没有按照传统的三幕式来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片段式不规律的画面影像呈现出来,同时导演运用了很多视觉特效来制作城市以及人物的迷幻感,人物和人物之间的联系是断层,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导致观众对影片的整体观影体验不佳。
《大都会》的灵感来源于古代罗马帝国著名的《喀提林阴谋》。公元前67年,贵族出身的罗马行政长官喀提林因勒索罪被控于法庭的历史背景,当时竞选执政官的热门候选人就是喀提林和西塞罗,其背后代表的就是罗马平民派和贵族派的又一次斗争。喀提林背后站的是恺撒和克拉苏以及庞培支持的军方公民势力,而作为辩论家的律师西塞罗背后则是罗马贵族和占领区上层代表的新罗马人势力。
古罗马共和制的建立后,后三个世纪罗马共和国一点点吞并了亚平宁半岛(现今意大利),毁灭了迦太基,占领了阿菲利加和利比里亚(西班牙)后又击溃了马其顿王国,蚕食化古希腊,在公元前60年时,罗马已经形成了所谓的“pax Roma”,一个横跨地中海“帝国”。罗马的强大原因罗马体制的优越性,不在于强人,而在于罗马公民。
王政时代结束后,未了防止国王复辟,罗马人设计了比现在美国还要严苛的执政制度,比如投票,执政官一年任期制,而且同时还有等等制度切实维护罗马公民的权利,使得罗马公民成为罗马最坚实的依靠。你可以消灭罗马军团,但只要罗马公民还在,罗马就永远不会灭亡。
但随着罗马疆域的扩大,古罗马共和国晚期共和制越发难以维持,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于想要维持被征服地区的平稳统治必须与其上层人物和家族合作,而在合作的过程,为了招安会适当的给予被征服地区上层家族罗马公民身份,这让罗马人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政治权利被削弱后也逐渐不能容忍。
而第二个问题是罗马公民内部也分为不同的阶级,下层的公民阶层也对上层的贵族靠着财富和家族声望把持政坛不满,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前一个问题导致了罗马的同盟战争,之后整个意大利半岛都获得了罗马公民权。而后一个问题则导致了公民阶层出身拥有兵权的公民军权独裁者和执政的贵族元老院的冲突。
喀提林竞选以及背靠克拉苏的发起的军事政变统统失败后,其背后的军方势力克拉苏的兵权被消弱,导致其不得已达成了和恺撒、庞培结成“三头同盟”。之后恺撒开始崭露头角,在三头同盟的帮助下顺利的当上了共和国的执政者。
当选执政官后,恺撒第一时间提交了土地法案,即使受到元老院的阻碍,但还是获得了大量罗马公民派的大力支持。执政期满后,恺撒出任高卢总督并赢得了高卢战争的胜利,在军方势力的卡拉苏死后,恺撒和庞培成为了“二头同盟”,之后两人长达四年的内战后,最终以恺撒的胜利并建立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制正式瓦解。
电影《大都会》目前需要观众具备关于古罗马帝国历史的知识储备,观影门槛过高,同时因为影片影像过于“实验性和艺术性”以及对当今美国政治过分的“政治隐喻”,导致影片中充斥着莫名奇妙的人物设定,例如建筑师恺撒和市长西塞罗的对立,大都会以外世界的混乱无序的隐喻。
对于普通观众而言,整体电影视听风格混乱不堪,全篇充斥着大量关于恺撒的心理扭曲的异想空间以及不理解到底是新罗马还是美国,整体都是碎片化以及红绿黄等高明度的颜色导致的观众视觉疲劳。电影的成片质量简直灾难,或许《大都会》将科波拉导演的职业生涯晚节不保的悲惨“谢幕之作”。
✦
✧
《大都会》外媒短评
✦
《大都会》是有些浮夸的,它呈现的原始自然让人生厌。甚至可以说,影片有些摸不着重点。科波拉玩弄着他从古罗马喀提林事件汲取的灵感——一场当时古罗马为了罢黜支持民主政治的上层阶级而兴起的阴谋事件。而《大都会》在片长上毫无节制,全然不顾观众地自说自话。这导致了一个问题,不知道这种自我沉溺到底是不是影片的刻意为之,以让形式盖过内容,从而让观众意识到,影片本身就是一出讽刺的闹剧。
——The Playlist
影片信息过载,且令人费解,滔滔不绝,片中引用了《哈姆雷特》和《暴风雨》、马库斯·奥勒留和彼特拉克,对时间、人的意识和权力的思考达到了哲学的程度。但大多数时间里,影片充满滑稽,玩世不恭,视觉上纷繁眩目,被人性之光照亮。我不能说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总是被吸引,但一直都被剧情牵着走。这是部杰作吗?我想冗长的片长使其不能称为优秀。但这也不意味着影片该被忽视。而如果这是这位85岁高龄电影大师的绝唱,至少他以突破自我的方式,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下了完美的句点。
——The Hollywood Reporter
正如之前传言的那样,《大都会》十足地混沌、凌乱、浮夸,有点自命不凡。但影片也是惊人的,导演是在imax银幕上作画的电影大师,就像在画布上作画的卡拉瓦乔那样。这是一部真正的现代杰作,以其纯粹的大胆而令人振奋。
——Deadline
我们很容易认为《大都会》是一部来自荣光不再的电影大师的自恋之作,它古怪、充满电影圈的裙带关系,而且还是暴殄天物的奢华巨制;我们会认为科波拉在他这个高龄的年纪,已经失去了对电影艺术性的基本判断。但《大都会》向我们证明,科波拉仍然有能力带领观众做一场狂热的梦。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该承认这部影片是成功的,应该思考的是,我们到底对这部影片的不满足来自何处?为什么我们常常无法接受创作者的自我突破,而宁愿墨守成规,也不要寻求突破?再次引用马库斯·奥勒留的话:“宇宙是变化的;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所构成。”
——Indie Wire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看似令人振奋,但实则令人疲劳的作品:一部自负的、无聊的、故作玄虚而空洞的电影,充斥着高中生级别的对人性的浅薄思考。同样,影片也是神神叨叨的,死气沉沉的,堆满了糟糕的表演和无趣而廉价的特效——它既不是还原现实的质感,也不是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打造数字化的仿真。
——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