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届圣丹斯电影节已落下帷幕。作为美国,甚至世界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独立电影节之一,圣丹斯每年吸引了大量年轻电影人来此展示自己的作品。
本届圣丹斯各单元的一大主题是青春年华的影像追忆,不少影片是创作者略带有自传性质的青春回忆(如《弟弟》《阳光海岸》《苏霍》等等);同时,聚焦时下最受关注的议题也是圣丹斯的一大特点(如获得评审团大奖最佳美国纪录片的《瓷器战争》聚焦于俄乌战争)。
本文将聚焦本次圣丹斯入围影片的另一鲜明特性:对于LGBTQ+社群的关注和表达。
《莱拉》Layla
入围本次圣丹斯世界剧情片单元的《莱拉》是一部来自英国的影片。影片的自传属性在于,导演阿姆·阿勒卡迪设定影片主角是和自己一样的巴勒斯坦裔英国人,探讨了来自传统阿拉伯宗教家庭的同性恋群体的身份困境。
主角Latif离开家庭,居住在伦敦,化名为Layla,开始他作为变装皇后的坎普生活,意外与另一男主角相恋。随着两人关系的发展,他越发感受到两人因不同家庭背景而天然存在的隔阂。
不同于《巴黎在燃烧》这样的新酷儿经典电影张扬地、骄傲地、掷地有声地进行政治性的宣言,《莱拉》对于变装皇后这一身份的进一步探讨是更加细腻而深入的。如果变装皇后是一种政治主张、是演出、是伪装,那么卸下妆容后如何安放作为普通人的情绪,如何面对喧嚣之后终将面对的家庭、恋爱、以及种种作为普通人身处的关系?
《莱拉》也补足了22年戛纳入围的巴基斯坦酷儿影片《乐土》所缺乏的视角,即对变装皇后日常一面的展现。
莱拉相恋的对象来自伦敦中产白人家庭,对于他来说,莱拉过于坎普,以至于与他在公共场合牵手亲吻显得过于张扬了:同处于LGBT群体,其内部的差异也是千变万化大相径庭的。正如影片中莱拉所说:“I’m constantly feeling like I’m at a dressing-up party with you.”为了这段关系,需要隐藏身份,需要收敛锋芒。
影片另一出彩,但却戛然而止而令人意犹未尽的部分是对于“fetish”的讨论。
“章鱼的交配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夜情”,他们谈论着性癖,“会扮演、伪装的章鱼是永远处于模糊的状态”。这可能是一个更需要集中深入挖掘的主题:亲密关系中被恋物心理所情欲化的那部分感情,是否也是真爱的一部分?但随着影片结局的和解,这个问题也随之被搁置,实属遗憾。
《年年夏日》
In the Summers
《年年夏日》获得了本届圣丹斯评审团大奖的最佳美国剧情片讲和最佳导演奖。的确,作为一部新人新作,影片有着细腻的影像质地和情绪节奏。
每年夏天,父亲和两姐妹回到他们在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鲁塞斯的家中。在一年年的成长中(影片呈现了四个夏天,从童年到青少年到成人),看到两姐妹各自的人生轨迹,看见父亲在混乱中所开启的新生活。
虽然又是一部圣丹斯似乎热衷的“青春片”,《年年夏日》与其他影片所形成的区别是,它尽可能减少通过剧情/事件去呈现和讨论特定议题,而是将重点放在细腻地营造生活的平常现象:放学后接女儿们回家,一起吃披萨,比谁吃得更快,剃头发……是的,这很难不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的现象级影片《晒后假日》,尽管用它来与这些青春伤痕细腻影像将比较,近乎成为了一种陈词滥调……
或许我们可以说,A24又一次引领了一种风潮:《晒后假日》《过往人生》式的情绪捕捉。
对于任何新人导演来说,这样的创作的路径都是极具诱惑的,以至于在本次圣丹斯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案例。不禁会感到,仿佛全世界的电影都在问一个问题:爸爸去哪儿了?(《弟弟》中远在台湾的爸爸)又或者是质问父亲的在场或者缺席对于个人成长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年年夏日》的酷儿属性是在于其中的女儿之一长大后成为了女同性恋者,不必多言,又是与《晒后假日》的一个奇妙的雷同。同时两部电影都暗暗地在进行对于父亲形象的情欲化处理,《年年夏日》中的拉丁裔父亲是一个对酷儿群体充满了吸引力的形象。
但正如上文所说,影片似乎不关心任何酷儿议题的讨论,只在于呈现现象的细节,于是让影片的LGBT色彩暗淡,更像一部平实无华但细腻可读的青春成长传记。但不知,这构成了影片的缺陷还是优点?但又退一万步,我们对于酷儿电影的要求,是否是必须要求其进行鲜明的议题表达呢?
《欲望线》Desire Lines
与之相反地,入围本次圣丹斯NEXT单元的纪录片《欲望线》则是形式先锋、直击议题的影片。
这部“纪录片”采用了真假虚实难辨的搬演手法,讲述了一个伊朗裔美国跨性别男性Ahmad来到一个LGBTQ+档案馆,试图深入了解酷儿社群的历史与文化,档案管理人Kieran提供了帮助,他们共同探寻。
上述是影片虚构的部分,而他们在档案馆中挖掘和呈现的历史资料皆是真实的,其中主要包括美国跨性别权益活动家Lou Sullivan的采访资料,他是历史上最早的公开身份的认定自己为男同性恋的女跨男变性者,在艾滋盛行的八十、九十年代为跨性别,尤其是女跨男权益有着重要贡献。除此之外,还包括其他更多女跨男(FTM)人士的采访。
尽管影片采取了这样貌似创新的形式,但影片最内核、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跨性别受访者的采访片段,所构建的角色探寻档案库的这层虚构其实并没有实质的效果。近年来涉及性别/跨性别问题的纪录片往往尝试在形式和格式上进行探索,比如两年前同样在圣丹斯展出的纪录片《重构艾格尼丝》,以及去年入围柏林电影节奇遇单元的《奥兰多:我的政治传记》等等。
而《欲望线》的独特在于,它聚焦于“认同于男同性恋(gay)身份的女跨男跨性别男性”,这是一个少数派问题中的更少数派问题。而影片中经由采访影像抛出的问题和观点也是有趣的,例如,“顺性别男同性恋总是厌恶阴道”、“阴道是否可以是男性化的?(can a vagina be masculine?)”、“跨性别男同性恋有没有可能扮演插入者的角色?”等等。
独具深意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最近美国犹他州签署了一项新法案,将禁止年轻的跨性别者接受性别干预的医疗项目,包括任何类型的变性手术,以及对未成年人使用激素治疗。从实现回到银幕上,你会发现几十年前历史上那些性少数权益活动家曾经争取来的权益,好像又被慢慢撤回。
《塞巴斯蒂安》Sebastian
入围了世界剧情片单元的《塞巴斯蒂安》讲述了主角马克斯,一位25岁的渴望成为作家的年轻人,为了创作自己的首部小说,决定成为一名性工作者(服务客户是男同性恋)以获得写作的灵感,并化名为塞巴斯蒂安。他向自己的写作小组和出版社谎称他的灵感是来自于对其他性工作的采访交流。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越发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把控,错失了自己极为珍视的工作机会,在交友软件中沦陷而被不安全感侵蚀;参与了无法推脱的群交,在怂恿下开始吸毒,醒来后不知道一整晚发生了什么;被客户发现了自己写下的文字,还意外展开了一场忘年恋。
或许经由主角马克斯的小说创作,导演/编剧米科·马克拉想要探讨的是文学,尤其是酷儿写作背后对于作者本人和描述对象的剥削本质,当你以亲身的经验上升为某种文学高度的美感的生活,其背后仿佛总有着主流世界对其的猎奇、消费、窥探、想象。整个小说的创作过程是角色被“异化”的过程。
但忍不住多想一层的是,导演/编剧本人对这个故事的构建,好像形成了一种自嘲,影片本身构成了双重的文本,导演本人和影片中的马克斯是一种对位关系,那些仪式化的情色段落,本身就与影片试图诉诸的“反剥削”表达相矛盾。而这好像影片不自觉地形成的唯一的有趣之处。
至于对待性工作问题的态度,影片并没有呈现更多的探讨,不是试图回避,也不是具有深意地自然化、合理化处理。而是会感觉导演并不认为它是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创作者-灵感之间的艺术创作理论问题,再覆盖一层酷儿价值表达,本来该是一个可以进入多方面深入探讨的话题空间,但影片似乎无从有力进入任何一方面,实属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