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威尼斯电影节已进入后程。今天,耐观影团队将给大家带来最新的五部主竞赛单元影片的外媒影评,它们分别是:由奥黛丽·迪万指导,因堕胎段落尺度过大导致现场观看的影评人晕倒的力作《正发生》;法国导演泽维尔·吉亚诺利改编自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年代戏《幻灭》;乌克兰电影人瓦连京·瓦夏诺维奇聚焦乌克兰冲突和战后创伤的《倒影》;安娜·莉莉·阿米普尔古怪且迷人的奇幻惊悚B级片《蒙娜丽莎与血月亮》;以及委内瑞拉导演洛伦佐·维加斯再次将目光投向拉美大地及其人民的关怀之作《盒子》。
一起来看看他们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吧。
《正发生》
L’évènement
事件回溯:
欧洲当晚十点,主竞赛影片《正发生》播放到主人公自行操作堕胎的片段时,镜头中的疼痛感令在场某影评人口中大喊妈妈后当场昏倒,现场陷入一阵骚乱,现场工作人员紧急将她送去场外急救。
相关评论:
最近,美国德州的“心跳法案”(Texas Heartbeat Act)正式生效,该法案几乎全面禁止合法堕胎。美国最高法院的无动于衷和保守派持续削弱罗诉韦德案(译者注:Roe vs. Wade,1973年,推动全美堕胎得以合法化的重要案例)影响力的决心,使《正发生》得以激起更强烈的共鸣。
奥黛丽·迪万(Audrey Diwan)对一个年轻女性如何争取掌控自己身体的强烈而私密的记录,并不需要蹭近期的热点来变得扣人心弦。这是一部清晰的法国社会现实主义作品,于所有关心个人自由的观众来说都有意义。
By David Roone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好像已经有很多描绘堕胎的电影了,最受好评的莫过于迈克·李(Mike Leigh)的《维拉·德雷克》(Vera Drake,2004),还有伊丽莎·希特曼(Eliza Hittman)最近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2020)。
但是,关于堕胎问题的辩论依然活跃且有着严重的分歧,我们只需要看看今年早些时候,波兰政府几乎完全禁止堕胎后发生的女性抗议活动。由此可以说,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电影。奥黛丽·迪万的《正发生》被选入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反映了该主题的重要性。
迪万的电影是根据安妮·艾诺(Annie Ernaux)的回忆录改编的,后者在书中讲述了她在20世纪60年代试图堕胎的经历,这比1975年推动法国堕胎合法化的《韦伊法》(la Loi Veil)要早十多年。
同时,迪万专注于发生的事件,即不围绕事实构建道德话语,也不掩饰主人公堕胎是多么的痛苦和危险,从而使观众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带入故事中。
By Kaleem Aftab
Cineuropa
《幻灭》
Illusions perdues
相关评论:
年代剧的观众缘并不好,尤其是取材于文学经典的年代剧,但欧洲向来有宏大的历史电影传统,它将其原著的经典地位与叙事的广度和视觉的丰富性等电影优势相结合。
《豹》(Il gattopardo,1963)就是一个无以伦比的例子: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杰作是对朱塞佩·迪·兰佩杜萨(Giuseppe di Lampedusa)小说的致敬,但这是平等的致敬。泽维尔·吉亚诺利(Xavier Giannoli)的《幻灭》(Les Illusions Perdues),则在威尼斯电影节的竞赛中骄傲地站在了这个传统之上。
By Stephanie Bunbury
Deadline
改编巴尔扎克对任何电影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将700多页的三卷书缩减到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导演要做无数次选择。
选角甚是关键——他精明地选择了《85年盛夏》(Eté 85,2020)的新星本杰明·瓦赞(Benjamin Voisin)来扮演主角吕西安(Lucien)。这位极富天赋的新人周围又有很多顶级人才保驾护航:包括Gérard Depardieu(热拉尔·德帕迪约)和泽维尔·多兰(Xavier Dolan)。
但更重要的是,导演强调了这个人物作为记者不光彩的职业面。事实证明,假新闻并不新鲜,而且今天的观众可能会震惊于两个世纪前的媒体是多么强大——以及多么腐败。巴尔扎克将故事设定在1821年,印刷机的广泛使用使大规模生产错误信息成为可能,被当作商品出售的艺术家们将他们书写伟大文学作品的梦想搁置,转而追求影响力。吉亚诺利的充满旁白的剧作告诉人们:钱是新的王权,人人都想保头活命。
By Peter Debrug
Variety
《蒙娜丽莎与血月亮》
Mona Lisa and the Blood Moon
相关评论:
导演安娜·莉莉·阿米普尔(Ana Lily Amirpour)是伊朗及英裔美国人,她在2014年以一部完全原创的、采用优雅的黑白摄影并且获奖的吸血鬼电影《独自夜归的女孩》(A Girl Walks Home Alone at Night)成名。她的新片也是一部复仇幻想片,这次她坚定地站在局外者和被遗弃者一边,背景设置在传统而诡异的新奥尔良。
然而,就风格而言,这两部电影几乎完全不同。黑与白的清醒已不复存在;阿米普尔在这里使用生动的饱和色彩,通过古怪扭曲的镜头和滤镜,唤起了新奥尔良的粗俗能量。《蒙娜丽莎与血月亮》是一场狂欢,掺杂着有趣的台词和影迷们钟爱的那种内部笑话。
By Stephanie Bunbury
Deadline
我得承认,这不是我非常喜欢的那种电影。我们的好莱坞电影已经沉溺在幻想中了。只有一件事能使这样一部电影变得生动,即为它注入人类情感,使之不再只是一个噱头。
《蒙娜丽莎与血月亮》充满了独立的态度,并且以一种时尚的方式完整地落地,这表明,只要导演阿米尔普尔愿意,她可以有一个光明的好莱坞职业生涯。
By Owen Gleiberman
Variety
《倒影》
Reflection
相关评论:
电影已经探索出一千零一种方法来告诉我们战争是地狱——但很少有人像乌克兰电影人瓦连京·瓦夏诺维奇(Valentyn Vasyanovych)那样,将这地狱挖掘得如此深刻与惊悚。继前作《亚特兰蒂斯》(Atlantis,2019)之后,导演又回到了乌克兰冲突这一主题。
在这部电影中,他严格且毫不留情地描述暴行。然而,《倒影》作为他的第五部长片,仍能看出一位杰出的导演在严谨性和可行性之间的权衡和妥协。影片的前景可能不止是小众的,甚至是极其渺茫的。
By Jonathan Romney
Screen Daily
乌克兰导演瓦夏诺维奇经常在其作品中身兼数职,如同单人乐队。他的《倒影》已经给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带来了一些争议,这也不奇怪。他的拍摄方式特别有趣,他的新片不只是观看战争,他在凝视,特别是那些令人惊讶的冗长的暴力和酷刑场景,如此对称且风格化,令人想起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圣殇》(Pietà)。
By Marta Balaga
Cineuropa
《盒子》
La Caja
相关评论:
这不是一个棘手的拼图游戏,只是一个让观众参与和猜测的微妙故事,这是委内瑞拉作家和导演洛伦佐·维加斯(Lorenzo Vigas)继2015年获得威尼斯金狮奖之后的第二部虚构长片。《盒子》是侦探故事、政治剧和成年仪式小故事的巧妙融合,是那种看起来如此简单和直接,使得人们忽略它的精细和巧思的电影。
By Jonathan Romney
Screen Daily
《盒子》贯穿着一种低调的惆怅,它考问着工业劳动链的人力成本,同时也暗示了无数在毒品交易中、在右翼政权下以及带着移民梦想却在人口贩运的犯罪网络中消失的拉美人。这部影片以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对父爱的渴望为框架,展开了一个多层次的故事,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By David Rooney
The Hollywood Reporter
威尼斯电影节场刊评分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严禁用于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