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X或许是一个摄人心魄的艺术装置。
在历经了《沙丘》系列以及《奥本海默》这样对特殊影厅依赖极强的观看的体验后(也是因为两位导演对IMAX的极力推崇),对重工业视听盛宴电影的朝圣,逐渐变成一种对影像的巨物恐惧症。电影讲述历史的神话/神话的历史,还有科幻类型对于时空的哲思,而电影里的人物走向了他们命运的反面,他们痛苦不已,这是历史性的神谕,某种古典的悲剧之美。
而在银幕之外的现实世界,不禁想到,关于电影这个具有重工业性质的艺术创造,上一次我们似乎仍在探讨它3D技术的前景,可它早已是过时的话题。今天我们尚且不知道人工智能会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到电影的制作当中:不久前苹果正式发售了它的VR眼镜,可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一种具有哲思性的、神秘主义的未来癖想象。数码迷会沉迷一次次的新兴科技工艺,他们主导了大部分对此的舆论和情绪反映。当下的科幻作家能启示什么?
而我们的世界早已进入了某种过去的科幻所想象的秩序当中。如同《沙丘》所呈现的预言,关于电影所透视的人类未来,亦是那么模糊难辨。这或许就是《沙丘》系列作品在科幻创作上的成功,关于命运的启示,关于时间的幻象,关于神话的悲情。
1962年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执导的《阿拉伯的劳伦斯》上映。它将“电影-史诗”这个名号推向了极致,将近四个小时的时长,用70mm彩色胶片和Ultra Panavision 70摄影机拍摄完成了漫天黄沙中的阿拉伯史诗。它的问世的一个原因是抵御电视的兴起对电影市场的分隔,电影人选择了拓展电影影像的宏大。今日的现实仿佛和历史又押韵了,《沙丘》电影便是这样将奇观(非贬义)完成到极致的成功。
而三年后,弗兰克·赫伯特出版了他的小说《沙丘》。或许彼时部分嬉皮士、垮掉一代间流行的LSD正是他小说设定的香料的原型。1920年出生的他,成长于天主教家庭,而在后来皈依佛教禅宗。在那个年代这也并非是不同寻常之举。整个嬉皮士文化渲染了东方神秘主义和超验的精神力量崇拜的氛围。而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们仍在战后的文化废墟上反思极权、人性之恶、历史的悲情。
不过回到《沙丘2》电影本身,或许维导选择改编这部科幻小说本就是一个万般权衡后的安全之选,这是一个反殖民叙事,一个搬到异星球开演的宫斗肥皂剧,一个适配重工业巨物奇观的展览,适配古典美感的英雄史诗的人物传记,适配某种对科学饱有神秘主义想象的特定群体的集体审美。这本身在立项和策划上就是无懈可击的。
可貌似安全之选的一体两面就是陈旧与匠气。影片前半部分好像和《阿凡达:水之道》异曲同工,展现保罗作为一个外来者/拯救者习得原著民的习俗和技艺。苛责地一说,最集中化的享有最高配置的电影大机械(制作、宣传、放映的各个层面上的),所能呈现的都只能是都是同一原型的不同轻微变奏吗?
在呈现《沙丘》原著中的殖民叙事时,维伦纽瓦似乎选择了参照现实世界。在厄拉科斯星球上的原住民大部分由西亚/北非阿拉伯面孔和黑人演员扮演。而哈克南家族则呈现为“光头党”模样的极权狂人,让在那场用红外图像拍摄的菲德-罗萨·哈克南的角斗场戏更加令人震撼,这是用一种纳粹美学所呈现的哈克南家族对权力和征服的极大渴望。
但令人不安的是奥斯汀·巴特勒所饰演的菲德-罗萨·哈克南是一个充满性癖张力的人物,一个显然被情欲化处理了的野心人物,这是色情和权力相结合诞生的结晶,锚中了观众人性之中天然存在的对kinky eroticism的需求。巴特勒显然也在电影中让甜茶黯然失色了。好在这是一个虚构的科幻世界,否则难以想象如果将希特勒这样的人物进行色欲化处理呢?
虽然电影给IMAX特制了版本,但《沙丘2》除了美轮美奂的落日黄沙远景之外,也有着大量的大特写镜头,这在一个超级巨大的银幕上呈现出来是一种灾难的效果。矛盾的是,这样的影像与导演们追求的IMAX特殊影厅美学是适配的吗?影片其实极其依赖人物的表情在叙事上呈现的情感的起承转合,全片除了沙漠美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同中近景下的人物表情:保罗面对身份和来自他人崇拜的挣扎,圣母化后的杰西卡的失控的坚定,菲德的乖戾和野心和契妮的决绝。
于是我们可以在心中想象一个内向的、沉思的、近观的,一个没有被庞然大物所吞噬的,情感细腻玩味版本的《沙丘》影像。当然,电影令人失望的是新增的角色:蕾雅·赛杜、弗洛伦丝·皮尤以及安雅·泰勒-乔伊并没有多大的发挥空间,大部分时间里,她们面无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