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他被戛纳封神:爱是沉默的行径与叹息

1960年11月22日,阿雷克斯·克里斯托夫·杜邦(Alex Christophe Dupont)出生在法国的苏尔奈斯。他的父亲是德国与法国的混血,而母亲是一个美国人。Leos Carax 的名字其实是导演本人根据 Oscar Alex意即“亚历克斯的奥斯卡奖”的字母重新排列发明。也许他不会想到,26年后,他又会在自己拍摄的作品《宝拉-X》中玩起字母游戏。(影片名就是将原著法文名首字母组合而成) …

继续阅读

自由之路 : 阿巴斯全面回顾展

在久违的等待下,法国各地的文化中心终于重新打开大门来迎接公众!而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Le Centre Pompidou)在重新对外开放后所带来的第一个展览,即是致敬已故著名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的《自由之路 :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全面回顾展》(Les chemins de la liberté – Abbas Kiarostami- exposition et rétrospective)。该活动不只包含了展现导演生命轨迹和创作历程的文件展《基亚罗斯塔米,朋友你在哪?》(Où est l’ami Kiarostami),同时也筹办了阿巴斯电影回顾影展、阿巴斯相关的书籍出版品和蓝光DVD,供阿巴斯的影迷收藏,来回忆这位已永远离开我们的大师。

继续阅读

推开电影史的大门(二):走进雅克·里维特迷宫般的世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迷宫般的世界。

继续阅读

推开电影史的大门(一):走进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丹麦艺术电影创始人之一 ——— 卡尔·西奥多·德莱叶的故事。

继续阅读

新浪潮多面导演—特吕弗

如今,重温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所有电影(不仅仅是那些出于某种原因,在20世纪60-70年代法国生产时期,确立了里程碑地位的电影),往往能体验到迥异的风格和参差的质量。特吕弗是新浪潮的青年电影人之一。大家对他最多的指责,就是背弃自己的原则,从评论家转向导演,投身于了他曾刻薄诋毁的电影领域;而他的一些作品,也的确没有逃脱这种偏见。还有一些作品大概受到一些严重过时的”现代性”的影响…

继续阅读

成为费里尼

费里尼小传

继续阅读

阿涅斯·瓦尔达:我从不对生命沉默

我拍照,或者电影。或者,将电影放到照片去,又或将照片放到电影去

继续阅读

南国赤子,即孝且贤

电影,对我来说,就是我的人生。

继续阅读

伯格曼,费里尼:两条平行线

不管是被欣赏还是被讨厌,他们的作品都引发了无数的评论:这篇简短的介绍,目的不是增加新的光彩,而只是概述这两位电影人职业生涯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继续阅读

侯麦(下):从青铜到王者的不老神话

侯麦也延续了他一贯的工作方法:那就是在和演员的相处中,提取他们自身的特质融入角色,预先多次排练,在拍摄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状况,然后便几乎不再干预表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