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日结束,19 部主竞赛影片将全部结束媒体放映,目前的口碑褒贬不一,巴西影片《天空的另一面》依然处于双刊领先位置,但不可质疑的是最后三部影片瑞士的《安全屋》,乌克兰纪录片《时间戳》以及韩国导演洪常秀新作就目前未揭示(因为 Embargo)的口碑来看都是绝对的金熊大热门,所以今日我们的影评聚焦于非竞赛单元的另一部力作,韩国导演奉俊昊的《编号 17》。
主竞赛影片已经展映三分之二,似乎受到欧洲电影市场结束的影响,每年国际银幕场刊的评分表都会中途消失,戛纳和柏林皆是如此,所以导致国际刊和华语刊评分不再同步。昨日结束展映的著名爱在三部曲导演林克莱特的《蓝月亮》在华语刊收获了极端两极的评分,目前国际刊还没出分,今日影评将带来这部《蓝月亮》,如何才能看懂这部影片。
截至柏林电影节第六天,主竞赛单元已有十部影片公布了媒体评分。目前华语刊评分最高的前三部影片是《如果有腿,我会踢你》(2.7分)、《天空的另一面》(2.6分)和《死钻倒影》(2.6分),暂时领跑赛程。相反,评分最低的影片是《冰之塔》(0.8分)和《热牛奶》(1.3分)。昨日首映的另一部华语主竞赛《想飞的女孩》目前的平均分为2.1,整体表现居于中游,既未能跻身高分梯队,也远未跌入低分区间,仍有竞争力。随着今日《蓝月亮》和前金熊导演拉杜·裘德新作的上映,最终格局仍可能有所变化。今日影评带来华语作品《想飞的女孩》。
截至今日,十九部主竞赛已经媒体展映八部,其中七部进行了全球首映并给出媒体评分。国际刊和华语刊比较一致的最高评影片均是来自一部巴西的聚焦于老年群体的《天空的另一面》,这部影片也成为目前金熊的大热门;但是我们今天聚焦的主题是另一部法国主竞赛影片《死钻倒影》,因为这部影片收获了国际和华语双刊的超两极口碑,国际刊获得了截至目前的最低分,而华语刊收获了和巴西影片一致的最高分,去年也曾出现过同样现象,今年有意思的再次出现,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下今日影评。
《阿里(Arï)》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讲述了在学校督察员访问的过程中,27岁的实习教师阿里(Arï)倒下了。他的父亲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而生气,把他赶出了家门。阿里情绪低落,在城市中孤身一人,不情愿地强迫自己与老朋友重拾关系。随着前几个月的记忆不断起伏,阿里逐渐意识到其他人过得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好,并且也许他一直在自己的生活中梦游。
截至今日,四部主竞赛影片中外场刊评分均已出炉。霍猛导演、姚晨监制的电影《生生不息》以2.6的评分位列华语场刊榜首,而米歇尔·弗兰克的《异梦》(Dreams)以3.1的评分位列国际场刊榜首。《异梦》(Dreams)是米歇尔·弗兰科(Michel Franco)新作,在本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上映,凭借其社会议题的敏感性引发了广泛讨论。影片围绕一位墨西哥男子逃往美国并与一位富有女性建立关系的故事展开,试图探讨移民困境、身份认同、阶级冲突等宏大主题。然而,耐观影编辑却有不同的想法。
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包括来自28个国家的34部影片(其中27部为全球首映),包括24部剧情片、9部纪录形式的影片(全景纪录单元),以及1部系列剧。其中8位导演迎来了他们的剧情长片处女作,3位导演完成了他们的纪录片处女作。这些影片由14位女性导演和两位非二元性别导演执导或共同执导。
大雪纷飞中,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柏林首日主竞赛两部影片媒体评分已经揭晓,其中华语影片《生息之地》获得赞誉,无论是华语媒体还是国际媒体都给出不错的评价,给柏林主竞赛一个好的开端,让我们拭目以待后续的精彩主竞赛作品。
本届柏林电影节开幕之际,耐观影记者受邀提前参加媒体放映,观看了Perspectives单元的《如何正常和另一个世界的怪异》,以及来自Panorama单元的《家,亲爱的家》《兄妹之心》《歇斯底里》和《知心朋友》,以及来自Generation K14plus单元的《我对你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