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戛纳电影节的核心单元,主竞赛负责评选最高荣誉的金棕榈奖,这一奖项不仅是电影人梦寐以求的至高认可,更代表着世界影坛的艺术标杆,被誉为电影界的最高成就之一。
本届戛纳电影节共有22部作品入围主竞赛单元,其中女性导演的作品有7部,包括被视为本届黑马的法国新锐女导演阿弗西娅·埃尔奇以及本届东亚唯一代表的日本女导演早川千绘,期待她们的作品在本届电影节的精彩表现。在本届戛纳主竞赛,亚洲共有4部入围作品,分别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狂野时代》,伊朗的《普通事故》、《母亲和孩子》以及来自日本的《雷诺阿》。
戛纳经典放映单元(Cannes Classics)致力于呈现世界电影遗产中的瑰宝。每年,该单元精选修复版经典影片、纪念性作品和致敬重要电影人的纪录片,向电影史上的杰出创作者和永恒作品致敬。
本届戛纳电影节将贯通经典与当代,是一场向电影历史致敬的盛大盛会。电影节将以查理 · 卓别林的《淘金记》百年纪念揭幕,涵盖《爱情是狗娘》25 周年回顾,以及向大卫 · 林奇、杨德昌、吴宇森、伊斯特万 · 萨博等大师的致敬。影展还将重映《飞越疯人院》《辣手神探》《巴里 · 林登》等经典影片,展出哥伦比亚、伊拉克、斯里兰卡等地的罕见佳作,并特别呈现成濑巳喜男、阿贝尔 · 冈斯、康拉德 · 沃尔夫等人的纪念放映。昆汀 · 塔伦蒂诺亦将亮相,带来两部作品及一场特别交流会,为本届影展增添星光。
2025 年戛纳电影节刚刚公布了短片和 La Cinef 的评选结果。今年,经过不少于 4781 部影片的评选,来自世界各国的 11 部短片入围竞赛单元,其中罗兆光、廖书涵执导的华语短片《女孩》入围,将角逐短片金棕榈奖。由导演、编剧兼制片人 玛伦 – 阿德(Maren Ade)担任主席的评审团将在 5 月 24 日的颁奖典礼上颁发久负盛名的短片金棕榈奖。
La Cinef(电影基石单元)作为戛纳主竞赛单元之一,是由时任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现为戛纳主席)吉尔斯 · 雅各布(Gilles Jacob)于 1998 年创立的学生作品单元,每年向全球征集来自电影院校学生的短片和中长片作品(片长低于 60 分钟),其评审团与戛纳短片竞赛单元相同。
电影基石单元共有 16 部真人电影和 3 部动画电影,从 2700 部影片中选出,其中瞿之正导演的华语短片《升旗手》入围。
自 1978 年起,戛纳的一种关注单元始终聚焦在新锐导演的创作。该单元的选片风格往往更具独立性和实验性,在创作题材上对社会议题与文化现象有着突出的敏锐度。
本届共有 20 部长片入选,其中好莱坞演员斯嘉丽和克里斯汀,以及英国新生代演员哈里斯的导演首作将成为一大亮点。在题材上,恐怖惊悚片、意大利西部片的参与增加了片单的多样性。
戛纳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是世界最具影响力和声望的电影节之一,其主竞赛单元以金棕榈奖为核心。 在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单元中,除了主竞赛和 “一种关注” 外,非竞赛展映、特别展映和午夜展映也是备受关注的三大单元。这些单元各有侧重,旨在展示更多样化、更具探索性或类型化的作品。 虽然这些影片不参与奖项角逐,但在全球电影界依然拥有极高关注度。其中非竞赛展映单元常有明星演员和导演登上红毯…
自1962年由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创办以来,“影评人周”单元一直致力于发掘全球范围内的新兴人才,展示他们的首部或第二部长片,强调独立精神和艺术创新。本届共有11部长片入选,由肖恩·贝克参与编剧、台湾导演邹时擎的新片《左撇子女孩》入围。
导演双周(Quinzaine des Cinéastes)创立于 1969 年,是戛纳电影节最具独立精神的平行单元,由法国导演协会(SRF, Société des Réalisateurs de Films)自主策划运营。诞生于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余波之中,导演双周自创办之初便以 “捍卫作者电影、支持大胆创新” 为宗旨,成为全球最具冒险精神的电影人集结地。
本届共有 18 部长片入选,8 部导演首作,其中包括两部华语电影,分别是《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周璟豪导演,张子枫、马伊琍主演)和《Lucky Lu》(洛伊德 · 李 · 蔡导演,张震、陈法拉主演)。
本文作者 李庚霈 戛纳是否准备在最后一刻官宣《狂野时代》(RESURRECTION)入围主竞赛单元?2025年5月3日晚上巴黎时间19点,该影片条目出现在2025年戛纳官网的主竞赛名单中,相信戛纳马上就会官宣,但是随即该条目于晚20点又被删除。对于中国影迷而言,《狂野时代》的入围会给本届整体略显星光黯淡的主竞赛单元带来一丝期待。毕赣,这位当前华语艺术电影最具才华的导演之一,距离他上一次拍摄长片电影…
自2003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CPH:DOX(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探索纪录片与视觉艺术、音乐、表演、新闻与新媒体结合的现代实验性交融。而本文章将详细介绍的两部来自奥地利的关于女性人权与女性权益的纪录片,前者是一则报道中真切的呼吁(Voice),而后者则是以一场场激烈的辩论与行动彰显着沟通但绝不麻木的争取行动(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