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华语入围主竞赛,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片单详解|胤祥专栏

一年一度的“来东京看华语片”限定活动、东京国际电影节又要开始了。连续三年来东京电影节,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更具体说,就像是来出个差,工作之余见见朋友然后顺手买点牙膏牙刷眼罩补剂,再看个画展就可以回去了。可能今年值得一说的事情是因为北京大降温,整个10月都很冷,来到20多度的东京,也算是相当舒适了。

众所周知的是,最重要的华语片反而不去东京节。东京节闭幕两周后,11月21日开幕的东京作家主义影展FILMeX(刚被同行纠正了读音,应该读Film-X),宣的开闭幕片分别是《日掛中天》和《生息之地》。本文写作时FILMeX除了几部香港修复片之外,还没有宣布更多的片单,不过可以想见,诸如《狂野时代》《左撇子女孩》《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罗目的黄昏》乃至《女孩》等这些缺席了东京节的华语片还是会去FILMeX。

不过,东京节仍然还是有不少重要的华语片。主竞赛单元中共有三部《春树》(导演:张律)《飞行家》(导演:鹏飞)和华语语系影片《地母》(导演:张吉安)入围。

春树 张律
飞行家 鹏飞
地母 张吉安

此外,亚洲未来单元选择了《地下美人》(导演:夏昊)藏语片《一个夜晚与三个夏天》(导演:岗珍)及华语语系影片《老破车》(导演:甘龙发Michael Kam)。

地下美人 夏昊
一个夜晚与三个夏天 岗珍
老破车 甘龙发

入围其他单元的华语片还包括:

Gala单元

《酱园弄·悬案》《风林火山》

World Focus

《想飞的女孩》

专题“台湾电影文艺复兴2025”

《树冠羞避》(导演: 张均瑜)、《丢包阿公到我家》(导演: 唐福睿)、《双喜》(导演: 许承杰)、《人生海海》(导演: 廖克发)

当代日本电影

《亲爱的陌生人》(导演:真利子哲也)

动画单元

《她在时空尽头》(导演: 李炜 / 翁铭 / 翁明 / 渡边信一郎)

青年单元

《植物学家》(哈萨克语)、《像我这样的爱情》(导演: 谭惠贞)

“黑泽明喜欢的电影”

《冬冬的假期》

特别上映

《一一》、《爱杀》(导演: 谭家明)

此外,今年新增加的教育板块“亚洲学生电影会议”(Asian Students’ Film Conference)单元也选择了诸如戛纳CineF二等奖《升旗手》(导演: 瞿之正)等华语短片。这个单元是东京跟柏林合作的东京天才营(Tokyo Talent)关联项目,今年请到的评委包括柬埔寨-法国导演潘礼德(同时也是主竞赛入围影片导演)、戛纳选片人克里斯蒂安·琼以及日本模特、演员冈本多绪。东京节也正式有了短片节目(看起来是一个介于戛纳CineF和平遥一角之间的策划)。


以下介绍各单元的选择情况:

开幕片

《你在山顶的那一边》| 阪本顺治

影片入围2025圣塞展映单元,选做开幕片,显然是因为今年的终身成就奖发给了本片的主演吉永小百合。这部因为跟今年华语方面最关注的影片《地母》的映后场相撞,我就以后找机会再看了,感觉很快就会来上海。

闭幕片

《哈姆奈特》| 赵婷

影片在2025多伦多拿了人民选择奖,也是今年颁奖季的大热门之一,按往年规律拿到这个奖必然会有好几个奥斯卡提名。选做闭幕片,是因为赵婷会来东京领取今年的黑泽明奖。这部专门安排了媒体场,虽然没有英字,但是我肯定还是会去看。

核心影片 Centerpiece

《东京出租车》| 山田洋次

“核心影片”(Centerpiece),这是东京电影节今年的新发明(应该是多伦多2023把“Contemporary World Cinema”改成“Centrepiece”之后带来的启发)。影片是现年94岁高龄的日本大师山田洋次的第91部作品,由倍赏千惠子和木村拓哉主演,是松竹电影公司130周年纪念作品,翻拍自2022年的法国影片《曼妙之旅》(影片同时获得2023年北京节最佳女主角,也会在本次东京节户外放映中上映)。虽然对片子质量不抱什么信心,不过这部我还是会去看一下媒体场。

主竞赛入围影片的国别分布如下:

日本片(2)

  • 《金发》(坂下雄一郎,世界首映)
  • 《恒星的另一边》(中川龙太郎,世界首映)

亚洲片(8)

  • 中国内地:《春树》《飞行家》(世界首映)
  • 马来西亚:《地母》(世界首映)
  •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36号》(安娜玛丽·雅西尔,2025多伦多Gala世界首映)
  • 以色列:《庞贝的假人》(纪录片,阿莫斯·吉泰,世界首映)
  • 阿塞拜疆:《对虚空布道》(希拉尔·贝达罗夫,2025威尼斯世界首映)
  • 柬埔寨:《我们是森林的果实》(纪录片,潘礼德,世界首映)
  • 泰国:《谋杀厨房》(彭力·云旦拿域安,2025圣塞美食电影单元开幕片世界首映)

欧洲片(4)

  • 《正面还是反面?》(意大利,阿莱西奥·里戈·德里吉 / 马泰奥·佐皮斯,2025戛纳一种关注世界首映,亚洲首映)
  • 《母鸡》(匈牙利,乔治·巴勒菲,2025多伦多站台竞赛世界首映,亚洲首映)
  • 《玛丽亚·维多利亚》(葡萄牙,Mário Patrocínio,世界首映)
  • 《特蕾莎修女》(瑞典,缇奥娜·斯特鲁加·米泰夫斯卡(北马其顿),2025威尼斯地平线世界首映,亚洲首映)

美洲片(1)

  • 《阿特罗皮亚》美国,海利·盖茨,获2025圣丹斯美国剧情片大奖,亚洲首映)

总结下来,世界首映仅有8部,相比去年10部又降低了。选片路线跟往年相仿,三大次级单元加上多伦多和圣丹斯,这些片质量应该都比较稳。世界首映的里面,虽然也不乏三大主竞赛级别的大作者,比如吉泰和潘礼德(两部还都是纪录片),但是在东京世界首映,怎么都会觉得片子质量会打个问号。当然吉泰可能还是因为以色列电影的缘故。引人注目的是,东京同时也选了一部巴勒斯坦电影。这端水功夫……另外,日本片减到只有两部,看导演前作也都比较偏商业片,实在也是有点令人担忧质量情况。唯一吸引我的是《恒星的另一边》有河濑直美出演。

其余影片里,米泰夫斯卡此前也是柏林主竞赛入围导演(不过是卡洛担任总监之前的那一届),乔治·巴勒菲也是匈牙利名导,这两位东欧导演我还是有点期待的。至于贝达罗夫是连续入围,犹记第一次来东京看《对鸟的布道》看得我抓狂,这次一定得睡饱了再去看……

这么看下来,可能今年华语媒体的关注焦点就是《地母》了吧。看点是范冰冰老师是不是可以在2010年《观音山》之后,二封东京影后?

亚洲未来单元共有11部影片入围,全部为世界首映,分别为:

  • 中国内地《地下美人》《一个夜晚与三个夏天》
  • 新加坡《老破车》
  • 日本《佐藤忠男、电影之旅》寺崎みずほ,纪录片
  • 日本《大家畅所欲言》河合健
  • 日本《黄色的孩子》今井ミカ
  • 伊朗《在遥远的中东》Arash Aneessee
  • 伊朗《诺亚的女儿》Amirreza Jalalian
  • 土耳其《最受欢迎的葬礼歌曲》齐亚·德米雷尔
  • 韩国《光环》Roh Young-wan
  • 韩国《明天的民才》Park Young-jae

今年依然没有中亚和南亚电影。另外数量上升到11部,看上去《佐藤忠男》像是挤进来的。毕竟之前这个单元很少选纪录片。看了看剧情简介,好几部听障片,好几部元电影……除了两部华语片,我就重点关注《佐藤忠男、电影之旅》这部纪录片吧。

东京媒体场的安排是两轮主竞赛和一轮亚洲未来,其余单元的影片,偶尔会出现在媒体场里。我也是只看媒体场,以及会通过媒体线上平台补看一些片子,总之原则是会在保证主竞赛和亚洲未来All-in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去看一下其他的片子。不过今年为了去看金马5项提名的《人生海海》,可能有一部主竞赛就要看线上了。今年的另一个变化是把一些媒体场和观众场次合并了,于是如果选择那些场次就可以听映后。三部华语片我目前安排的都是这类场次,希望到时候排得进去队。

其他单元里也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仅做列举:

Gala单元

以电影节上的日本片为主,如戛纳的《恋爱裁判》(导演:深田晃司),釜山的《把哥哥变成可以携带的尺寸》(导演:中野量太),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多伦多特别展映的宫崎光代的《临租家庭》,导演此前的《37秒》和《怒呛人生》口碑都很好。此外还有如《爱丁顿》《接近终点》这样的戛纳主竞赛电影。

World Focus单元

选了洛迦诺主竞赛的《湖》(导演: 法布里斯·阿拉诺)、戛纳主竞赛的《主谋》,柏林主竞赛的《梦想》(我更喜欢翻成“异梦”啦)《天空的另一面》以及如本·里弗斯(《梦巢》)、拉夫·迪亚兹(《麦哲伦》)这样的名导新作。这个单元还塞进了四个小特展:台湾地区、比利时法语区、巴西经典电影周和拉丁美洲电影节。

日本经典单元

有两部成濑作品的4K修复世界首映,分别是《饭》(1951)和《银座化妆》(1951),《浮云》的4K修复也做日本首映。此外还有中国影迷深爱的《燕尾蝶》(4K修复)和《四月物语》。今年是三岛由纪夫诞辰100周年,也选了相关的作品。我比较关注的是一部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经典单元的纪录片《小津日记》(导演: 丹尼尔·瑞姆),也安排的媒体场,不过应该是只能再找机会看了。

连续第三年来东京,可以说已经基本搞清楚市山尚三主政时期的选片风格了。此前两年都写过文章讲东京不好做,到今年不少戛纳片子别说釜山了,甚至都抢不过平遥(《主谋》《接近终点》《恋爱裁判》);连《亲爱的陌生人》都是平遥先放哈哈哈哈……不过在华语片方面确实还是有亮点。另外,东京节的选片也经常跟国内影展关系匪浅,比如最近又和上影节签了合作备忘录。去年的一些大热影片,如《敌》《最爱今日天空,我却无法言明》《白天是阿波罗,晚上是雅典娜》等等,在今年的国内节展都颇受好评。至少未来几年,我们还是得关注东京节的不是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