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李梦专访 | 海口的风与云,戛纳的晴与雨

戛纳电影节上,耐观影在放映厅里结识了一个新朋友。她是个坦诚畅快的创作者,谈吐自如潇洒,真性情是她最好的注解。在放映结束后,她笃定地说,“这片儿成了,肯定拿奖。” 等到颁奖典礼当日,我们又回想起她的这句话,对着那部电影获得“一种关注”单元大奖的结果赞不绝口,“这演员成了,眼光真毒。” 这部电影,是俄罗斯女性视角佳作《松开拳头》。这个朋友,是演员李梦。

继续阅读

78届威尼斯电影节:奇幻恐怖惊悚之年(附详细片单)

 第 78 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将于9月1-11日在丽都岛举办,官方于近日公布了完整片单,从片单中不难看出,今年的影片尤其以奇幻惊悚题材为主,除了之前宣布的科幻冒险巨制丹尼斯·维伦纽瓦的《沙丘》以及大卫·戈登·格林的惊悚鼻祖新作《月光光心慌慌:杀戮》,非竞赛单元还有埃德加·赖特的描述英国女孩穿越古代的恐怖故事《Soho区惊魂夜》。 除此之外,主竞赛单元也有不少惊悚系列,美国导演安娜·莉莉·…

继续阅读

修女之身,耶稣之血:《圣母》影评

前言 在《她》(Elle,2016)大获成功之后,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在制作人萨意德・本・萨意德(Saïd Ben Saïd)的帮助下,拍摄了一部关于16世纪的一位意大利修女差点因同性恋情而被烧死的影片。 这部剧情长片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争议及论战。但在违抗世俗和情感奔放的叙事模式下,本片也不乏幽默的元素。在选角部分,范霍文找来了维尔日妮·埃菲拉(Virginie Efira)…

继续阅读

戛纳金棕榈:口耳相传的游戏将走向何方

剧情简介 一名年过中年的消防员在多年后意外找到失散多年的儿子,却发现这名「儿子」背后拥有天大秘密,随着如影随形的神秘血腥事件,却也一步步揭晓儿子真正身分。 导演简介 朱利亚·迪库诺(Julia Ducournau),法国电影导演和编剧,她的电影作品主要以身体恐怖风格闻名。 2021年,她以她的第2部长片《钛》于第74届戛纳影展正式竞赛单元中获得最高荣誉金棕榈奖,成为第二位获得该奖的女性导演。 影评…

继续阅读

大海带来新生,也带来变化 ——《老去》影评

在这个大部分高概念恐怖片(高概念:high-concept,透过大型的预算、鲜明清晰的剧情结构以及不断行销宣传以及众多周边商品的推动,来造就票房的电影生产策略——译者注)及科幻电影纷纷转移到电视领域的时代(参见《黑镜》), 奈特·沙马兰(Night Shyamalan)在院线上映其最新电影的想法,让人感觉十分老派。 从表面上看,这部小电影看起来更属于像网飞(Netflix)这样的巨头流媒体平台会提…

继续阅读

FIRST专访|戴锦华:未曾安置的历史与不是归处的故乡

//// 8月2日,第15届First青年电影节在西宁落幕。著名电影学者戴锦华教授全程参与了本次电影节。她不仅担任了超短片单元的评委,更是最勤奋的观众。几乎每部参赛片的放映现场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在电影节接近尾声时,耐观影在西宁采访了戴老师,听她谈一谈对这些参赛影片的观感,以及对当代中国青年电影人的希冀。 人物简介 戴锦华,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北…

继续阅读

第74届洛迦诺电影节开幕,主竞赛片单来袭

2021年洛迦诺电影节主竞赛片单

继续阅读

“十五年来,我的主角一直是女性”:保罗·范霍文专访

《圣母》导演保罗·范霍文专访翻译

继续阅读

FIRST天方夜谈 | NO.2 当影像穿上名为真实的水晶鞋

First电影节进入后半程,Flo和Sherry迎来了一位新朋友,从事影像研究的缴蕊博士。当她们的观影旅程继续进行,创作者意图与观者感受之间关系也发酵出微妙的变化,也激发了她们从更多角度思考与解读。新的影像带来新的体悟,新的伙伴带来新的视野,这场讨论已从银幕内外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去。

继续阅读

FIRST天方夜谈 | No.1 拍啥慢电影啊,那玩意儿有啥用?

走到第十五个年头,FIRST一直持续关注着青年电影人,持续为他们的创造力保持惊叹。虽然在疫情时代略显冷清,但依然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观众,来自国内外的电影人,在银幕内外组成一份可贵的嘈杂。
迄今为止,我们观看了主竞赛单元的四部长片与数部短片,见证了纪录长片在放映前的取消,也经历了高期待的低落地。我们把这些都记录在了播客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