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xuanzhi_cao_LYG

全世界唯一一部倒着放的电影,只是噱头吗

有这样一部电影,全片是倒着播放的。不同于《记忆碎片》的闪回叙事,或者《本杰明·巴顿奇事》的逆向生长,这是一部彻底颠倒的电影,每一个镜头都是倒放的,每一组对白都是倒序的,每一段剧情都是颠倒的。影片开头第一帧是“剧终”,最后一帧才是片头标题。

继续阅读

本届柏林主竞赛最被低估的一部影片

 影片以著名的“五月风暴”为背景,讲述了9岁的克里斯托弗和古怪的家人们——神秘的曾祖母、严谨的祖父母、两个性格迥异的叔叔、以及前去参加抗议的父母——共同生活的经历。原本找寻的失踪的猫咪变成了躲藏在夹层中的戴高乐将军、街上的暴乱和武力冲突、去世的曾祖母……于是无意中,他也成为了“革命“的一份子。

继续阅读

索伦蒂诺专访:年轻人,耐心一点,一切都会有的

杂志《Positif》第769期对保罗·索伦蒂诺进行的电话采访。

继续阅读

豆瓣9.4!当国产片沉迷苦情,她用投票权讲了更硬的一课

《还有明天》在春节档余热的围剿下竟以真正“翻天覆地”之姿杀上银幕,迅速积累其口碑并为中国电影打开另一种女性主义电影创作的路径。所谓“另一种”是在近年女性电影不断被重提/热议下,《还有明天》出乎意料地真正达到某种“不止是女性主义”。

继续阅读

真正的女性觉醒似乎不是来自惊天的反抗,而是沉默的瞬间

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山麓的村庄,冬天的积雪掩盖了崎岖的山路,只有热心的登山者和偶然经过的旅行者才会造访这里。这个位于意大利北部特伦蒂诺大区的小村庄,在《山区新娘》中,成为了莫拉·德尔佩罗电影的核心舞台。这部作品入围第81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斩获评审团大奖银狮奖,影片采用了一种诗意的影像风格,使观众沉浸于该村庄神秘而封闭的氛围之中。

继续阅读

票房的喧嚣散去后,我们再来重新审视一下这部“全球top5”

哪吒和敖丙携手冲破天劫咒、哪吒背负穿心咒击碎天元鼎的时刻,创造了2019—2025年中国电影最为热血沸腾的经典瞬间。“我命由我不由天”和“什么神仙妖魔,不过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的口号也令人格外振奋,并在中文互联网中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改命宣言。但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光影交错的叙事褶皱中,这些宣言却显露出令人不安的裂缝。当我们撕开其热血沸腾的视觉包装,会发现这个当代神话重构背后,隐藏着难以调和的精神悖论。

继续阅读

平平无奇安德森,狗血抓马于佩尔

18号首映的两部主竞赛电影分别是韦斯安德森比之前更精致的《腓尼基计划》和小门多萨的《密探》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拉美回忆,华语场刊评价很高。

继续阅读

2025戛纳影评人周单元

自1962年由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创办以来,“影评人周”单元一直致力于发掘全球范围内的新兴人才,展示他们的首部或第二部长片,强调独立精神和艺术创新。本届共有11部长片入选,由肖恩·贝克参与编剧、台湾导演邹时擎的新片《左撇子女孩》入围。

继续阅读

从欧洲三大到奥斯卡最高奖,或许是世界秩序崩塌的前兆

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两部移民题材电影——《阿诺拉》和《粗野派》——大获全胜。当讲述移民与“美国梦”的影片横扫大奖时,信息已经十分明确:世界动荡不安,移民议题成为电影人共同关注的焦点。

继续阅读

败给《阿诺拉》,这部电影输得冤吗?

刚刚过去的奥斯卡,《粗野派》获得10项提名,并最终夺得最佳男主(Adrian Brody)、最佳原创配乐(Daniel Blumberg)和最佳摄影三个奖项,在角逐最佳影片奖时败给《阿诺拉》。《粗野派》是那种优缺点都很明显的电影。优点在视听和美术,缺点在剧情和主题。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粗野派》,大概会是:野心够大,议题够广,视听够“粗野主义”,但是实在没有什么新东西。

继续阅读